十一月末,长公主府开始陆陆续续往安王府运东西,光是家具陈设就拉了几十车。据说长公主为宣平郡主准备了全套的家具摆设,听安王府的仆役说,如今安王府主院,除了房屋框架是安王府的,其它就连一桌一椅、一杯一碟都是长公主准备的。
京城的百姓们提起宣平郡主的财富就津津乐道,这还不是正经的嫁妆,只提前送过去的东西就有这么多,直说宣平郡主嫁过去底气一定足足的。家中有女儿的受影响都想再多给她准备些嫁妆,闺中待嫁的女孩则对郡主羡慕不已。
这些事情宣平并不知道,婚礼的操办用不着她,长公主又将林家的三姐妹接来陪她了。
长公主对宣平说道:“宝儿啊,这女儿家也只有在娘家做姑娘时才能轻快轻快,一旦嫁夫生子,就背负了责任,想轻快也难了。还有十多天,你就要嫁过去了,做姑娘的时间也就这么多了,手头上的事情先放一放,有墨香她们盯着,出不了大事,如今你只管轻闲快乐的等着出嫁就好。”
长公主说着说着就有些伤感,她这一生一儿一女,儿子待在林家的时间比较多,只有女儿是从小在她身边长大的,所以感情更加深厚。
寻常贵族家的小姐自小跟着乳母睡,可宣平是自小跟着长公主睡的,直到五岁,才由乳母和丫鬟照顾着睡到了自己屋里。
其实宣平十五岁及笄时,皇后就露出给太子和宣平完婚的意思了,可长公主只当不知道,一是她认为太子不是宣平良配,想等宣平大一点儿再做决定;二是她舍不得将女儿这么早嫁出去。
宣平见母亲伤感,忙抱住母亲撒娇道:“母亲,您放心,我以后会常常回来陪您的。而且,我嫁给六表兄,您也不用担心,我们会好好过日子的。”
为了让长公主高兴,宣平真的抛开了所有事,每天和姐姐妹妹们舒舒服服地享受生活,长公主不忙时,宣平就缠在母亲身边,安母亲的心。
宣平日子过得悠闲自在,东宫里新上任的尊贵太子妃,成婚后遇到的却都是烦心事。
太子大婚的第二日,新婚的太子妃要先去长辈宫里请安敬茶,本来应该先去皇帝那儿的,皇帝嫌麻烦,就说:“朕也是要去寿康宫给母后请安的,太子和太子妃新婚劳累,就不用专门来养心殿给朕请安了,直接在寿康宫吧。”
各王爷和王妃也要入宫拜见太子妃,被皇帝一声令下都叫去了寿康宫,大家一起吧,热闹!
皇后虽然“病愈”了,但仍不被允许自由出入,皇帝没下旨,她去不了寿康宫,太子和太子妃要去她住的正阳宫请安。
段芳菲在寿康宫一切顺利,太后和皇帝都痛快地接了茶给了红包;兄弟们和弟媳们也都十分恭敬地向新嫂子请安道喜,接过了段芳菲给的见面礼。
出了寿康宫进了正阳宫就没这么顺利了。寿康宫的人多,太子两人在寿康宫走了一遍流程时间就不早了,皇后本来就对于自己出不了正阳宫而心中不满,如此一来等得心焦就更是在心里憋了一肚子火。
段芳菲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个头,又接过宫女送上的茶杯,将茶杯高高举过头顶向皇后奉茶,皇后却没有立刻接过,而是板起了脸,拿出了婆婆的款儿来教训她:“太子妃,你嫁入了东宫,成了皇家最尊贵的儿媳,这皇家的一切规矩你自然也应该知道知道。”
“母后,您放心,儿臣会好好教她的。”太子开口,他本意是看母后表情有些严厉,心疼段芳菲保持敬茶的姿势不敢动,就想为段芳菲解围,毕竟昨晚才洞房花烛,两人正浓情蜜意着呢。
可太子不知道,他越为段芳菲说话,皇后心里就越不痛快。
果然,皇后斜了他一眼:“我们婆媳之间说话,你别插嘴!”太子就不敢再开口了。
皇后一脸严肃地对段芳菲说:“你的责任重大,这第一重要的就是赶紧为太子开枝散叶,太子从前耽搁了婚事,身边也没人伺候,所以至今膝下无子。你万不能学那些善妒的嘴脸,做皇家的媳妇,首先就要大度,日后太子后院中的妾侍和子嗣,你理当悉心照顾,皇家子嗣,枝繁叶茂些才好,你可记下了?”
段芳菲满脸乖巧的说:“儿臣记下了,谨遵母后教诲。”恭敬的外表下,段芳菲内心却在疯狂地扎皇后的小人。
段芳菲心想:太子为了等宣平才耽搁了婚事,更为了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诺这么多年身边都没个女人,这番话你从前对宣平怎么不说,你只怕连向她提一提的勇气都没有,你若早这么强势,你孙子只怕都七八岁了。如今我成了太子妃,你却要我大度,凭什么?宣平不好欺负,可我也不是软柿子。
皇后接着说道:“你身为太子妃,未来的皇后,你的行为应当为天下楷模。你要孝顺公婆,陛下那边倒是不用你侍奉,但本宫这儿每日晨昏定省不可懈怠,初一十五更要来正阳宫听训,可知道了?”
段芳菲跪在地上,弯腰低头以示恭敬,双手却要将茶杯高高举过头顶,累得不行,但仍然恭敬的说道:“儿臣记下了,谨遵母后教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