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李修隔三差五给周莲送菜中到了两人结婚的正日子,头一天,李修接着周莲去公社打了结婚证,也把周莲的户口起了过来落到李修的户口上,看着户口簿上的关系是夫妻,李修兴奋不已,一路飘着把媳妇先送回娘家,明日再来迎娶。
结婚那天是李大娘和李三婶给操持的,天没亮,李修的院子就热闹起来了,老李家的人都到齐了,李奶奶守着李老二一家坐在西屋,免得他们去给李修添乱,来帮忙的三亲六故看到这情况都心照不宣的笑笑,没人乱说话,毕竟李修现在算是起来了,都不是傻子,得罪李修没好处。
李三婶领着本家的婶子大娘在厨房忙活,李修弄的酒席都是硬菜,来的人也多,安排了十几桌,她们得在新媳妇进门前把菜都弄好了。
李大娘领着李花李桂她们安排来的亲戚,茶水,烟,糖块,瓜子都得提前弄好。
李老大招待本家的亲戚家的还有村里来的李修的长辈。
李老三和葛业在忙活着接新媳妇和新媳妇进门时的所有事物。
李波和葛业家的建设是滚床童子。
李宝李国和其他七个本家没结婚的兄弟要和李修一起去接新媳妇,不过没有李华他们。
李修把村长家和葛业家的自行车借来,又从村里借来六辆自行车,差不多村里的自行车都在这里了,用九辆自行车去和村里的两辆牛车去接媳妇。
太阳升起他们就出发了,新媳妇进门必须在正午之前,要不不吉利,家里有李老大李大娘他们照应着,李修放心的领着弟弟们去周家庄岳家接媳妇了。
天公也作美,风和日丽的,到了周家庄也就九点多,看着岳父家紧闭的大门上的红纸喜字,李修乐颠颠的去敲门。
周家二哥三哥领着一大帮子周家子弟堵在门口,听到敲门,里面就喊“先背语录,一大段啊,”
李家兄弟乐了,背吧,要不大门进不去,李国和李斌,李斌是李家五爷爷的孙子,一人背了一大段才算过关。
进到院子里,看到摆着的嫁妆,一个大红色立柜上摆着两铺两盖,就是四床被子,两床绿底绣大红双喜的,两床红底绣龙凤的,一对盖着红色鸳鸯戏水枕巾的荞麦枕头,一个红色木头脸盆架,上面放着两个红双喜陶瓷盆,盆里放满了花生栗子红枣,一对红双喜暖瓶,一对红色塑料桶,里面装了一套碗碟,一把九双红漆木筷,一对贴着喜字的柳编大筐,里面装满了零零碎碎的小东西,像红双喜的陶瓷痰盂,红漆针线笸萝,十几双大大小小的用红纸裹着的布鞋......
李家小子看了都偷偷羡慕不已,现在嫁闺女,也就两床被子,剩下的也就是一些木头家什了,条件很好疼闺女的人家也就顶多添一对陶瓷盆,不是不疼闺女,实在是有心无力,家里兄弟姐妹多,总得让儿子娶上媳妇吧。
其实周家也困难,周家二哥和三哥差两岁,周家二哥三哥都定好了亲事,二哥等着周莲出门就娶亲,用周莲的彩礼钱娶,三哥等着周香的彩礼钱,现在家家都困难,没闺女的人家就得拉饥荒,可拉饥荒就娶不上好媳妇,周坤再疼周莲也得先顾儿子。
周莲的嫁妆是用李修塞给她的钱置办的,村里人都知道李修为了娶亲盖了大房子,置办了三大件,就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周莲的嫁妆太减薄会让人说嘴的,李修不可能让媳妇成为村里三姑六婆们嚼咕的,看到李家子弟发亮的眼睛,李修满意的点点头。
众人拥簇着李修来到堂屋,李修把用红包包着的钱递给周母,再有周母塞到周莲的衣服口袋里,这是新媳妇的压腰钱,代表新媳妇到婆家不用受委屈能挺起腰杆子,压腰钱没有定数,可多可少,少了几块钱,多了看男人的心意。
李修包了99块,周莲的小姐妹起哄“婶子,看看多少?”“大娘,少了不让接啊!”
周母笑着说“行了,别闹腾,时候不早了,离的远,别耽误了,”她一入手就知道不少,依着李修对闺女的稀罕,应该是99块,让人看到太打眼了,赶紧打着呵呵转过话头,自家人知道就行了,没必要出这个风头,回头招呼周家大哥背着周莲出门。
等在一旁的周家大哥蹲下背起周莲往外走,李修傻笑的看着一身红棉袄棉裤的周莲趴在周家大哥背上,周母一边跟着往外走,一边说:“去了婆家要孝顺老人,和睦邻居,照顾好男人,”这是现在闺女出嫁母亲都要念叨到门口的话。
周家大嫂端着一盆水等在门口,看周莲坐到李修自行车后座上,把那盆水泼到地上,寓意着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周家也是找了两辆牛车送嫁妆,回头正好把去送闺女的亲朋拉回来,李宝把送嫁的女眷安排到自行车后座上,其他人两辆牛车正好坐得下,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李修领头往回走。这一幕也让十里八乡的人念叨了好久,毕竟九辆自行车的接亲队伍在现在乡下地方就几乎没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