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的两国,其中一个出了事,另外一个定然是想方设法从中捞取利益。
所以这时候无论金国说出什么,他都要视而不见。
皇帝道:“让他们好好待在驿馆,等到平息了叛乱,自然放他们回去。”
说完话,皇帝将刘景臣招过来:“刘相觉得朕应该如何处置金国?”
刘景臣想了想才道:“金国使臣托礼部来向微臣示好。”
听得这话,皇帝的眉毛立即竖起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刘景臣道:“金国想要与大齐结盟,不管是皇上要他们出兵还是声援,他们都愿意去做,他们只想在真定开榷场,两国贸易往来。”
“你信吗?”皇帝冷冷地道。
刘景臣躬身:“微臣觉得不论他们怎么说,都要先等太子回京。”太子能不能回京,会不会帮着皇上,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金国的意图。
皇帝紧皱的眉头松开了些:“早知如此就不让舒王去了,舒王已经走了这么久,到现在还没有消息进京,等到城门一关,他们要如何进城。”
刘景臣道:“如今宫中的叛党已经肃清,皇上暂时可以安心,至于太子……他们想必也听到了消息,说不得暂时安顿了下来。”
旁边的太后淡淡地道:“这时候没有消息,也是件好事。起码太子没有被宁王捉住。”
皇帝轻轻颌首。
太后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守住京城,希望禁军能早些回援。”
皇帝立即询问刘景臣:“外面怎么样?”
刘景臣迟疑着不知要怎么开口。
太后神情冷静:“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不要报喜不报忧,实话实说,让皇上和哀家知晓外面的情势。”
刘景臣这才躬身:“顾世衡回京了,他应该更了解外面的情况……”
太后眼睛一亮,握住了手中的帕子,这样看来琅华说不定也回来了。
皇帝忙道:“快,传他进来。”
顾世衡进了门,向皇帝和太后行礼。
皇帝坐直了身子:“你不是去了广南吗?怎么会突然回京。”
顾世衡将半路遇袭的事说了:“定然是宁王早就安排好的,微臣让人引开了那些人,匆匆忙忙走小路进了城……”
“外面现在如何了?”皇帝最想知道京城怎么样了。
顾世衡道:“宁王让人放了山匪进京,那些人四处抢夺财物、杀人、放火,京中已经乱成一团,尤其是东城那边死伤无数,宁王是想要京城乱起来,让我们无法坚守京城。”
“这个畜生,”皇帝大声吼起来,“朕要将他碎尸万段,让他知道谋反是什么下场。”
大殿里静寂无声。
宁王如果怕这些就没有了今日之事。
惠王、庆王都是血粼粼的教训。
但是显然皇位对宁王来说是最大的诱惑,如今他兵临城下,不可能不战而退。
“皇上,”顾世衡道,“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要守城,就要立即召集人手灭火,处置尸体,万一起了疫症定然引起骚乱,到时定然会影响士气。”
顾世衡说着顿了顿:“微臣长女在镇江时曾跟着荣国公一起守城,他们用米粮掺入药材、茶叶做成军粮,不但能解决粮荒,还能防治疫症,京中的粮食不多,被山匪这样一抢各家各户又都有损失,朝廷定然要施米才能稳住人心。”
用粮食掺入药材和茶叶做成粮饼,这样的做法,让刘景臣想到了一个人,庆王!
对,就是庆王!
庆王曾建议朝廷做这样的军粮。
这次宁王谋反就是以庆王之子做由头,虽然裴杞堂是庆王之子的事已经被压了下去,但是他总觉得一切并没有结束。
万一这是真的呢?
刘景臣的心脏慌跳起来,他长长地吸一口气,佯装镇静,越是在这种时候越不能慌乱,什么时候都能让人去查裴杞堂,唯独现在不可以。
因为这有可能是压倒本朝的最后一棵稻草,顾家这时候不避讳地提出这样的法子,会不会也是别有用心,他们明知道此时该与庆王撇清关系。
皇帝慢慢地捻着手中的玉把件,仔细地思量起来,顾世衡说的没错,眼下最要紧的是稳住人心,顾琅华曾在京中施药,治好了许多病患,在京城也算有些名声,若是顾琅华出面施米施药,确实能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
皇帝道:“事不宜迟,这两件事立即去办。”
顾世衡应了一声。
太后抿了一口茶:“从现在开始宫中的饭食都减量,从皇帝和哀家做起,每天两餐,一饭一菜。”
皇帝点了点头:“就按太后说的做。”
太后接着道:“将京中的粮仓打开,让礼部和户部配合裴四奶奶做粮饼,先分给城中的百姓,将慈宁宫里多余的药材、吃食都列出单子,交给裴四奶奶,我一个老妇人也只能做这些了。”
太后将慈宁宫中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皇帝默然,看向了常安康:“京中伤患定然不少,让太医院带着医工为百姓诊治。”
都安排妥当,顾世衡和常安康等人退了下去,太后也回去慈宁宫休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