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共分四版,一版是大明皇朝的国内事情,比如九月官军剿灭张献忠,十月第一期报纸就有展现,写的还生动有趣,当然肯定略显夸张,把明军百战百胜,贼兵不堪一击,表现的淋漓尽致,战斗场面更是写的和小说似的,百姓们都看的津津有味。
结尾更写了个战斗英雄,第一个登上城墙,面对十余名贼兵,死战不退,身负重伤。
文章最后写着,兵士刘奋进,浴血奋战,悍不畏死,立下大功,虽然伤重退役,朝廷商议决定,任命其为家乡固安县主簿,另家中赏粮田三十亩,耕牛一头。
当时京城许多读多人看了哗然。
十年寒窗不如一个战兵?那我们读书有什么用?
结果这文章下面有当朝太子写的文章。
“论读书人和兵士对大明朝的作用”
太子文采飞扬,字字珠玑,在文中把读书人贬的一文不值,更用先皇崇祯宾天前所说,诸臣误国,文人误国。
当贼兵进京时,读书人纷纷投降,只有兵士敢于决战,为保卫大明江山,保护京城百姓而出力。
最后言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番话引起全天下读书人的愤概,大伙对太子都极为不满。
但天下间,最多的可不是读书人。
京城市井之中,也是有大量的市井之徒称赞太子英明。
太子的这篇文章,还捧红了另一个人,因为这句话是曹学全所说的。
曹学全也是大明忠臣,历史上李自成进京后,听到崇祯死了,他就投井自杀,被家人所救。
等后来清兵攻入福建后,曹学全香汤沐浴,整顿衣冠,在西峰里家中自缢殉国,死前留下绝命联:“生前单管笔,死后一条绳”。
丁毅进京后,升曹学全为贵州巡抚,曹学全在福建呆了好久,等丁毅兵马进贵州之后才去上任。
他的这两句话,原本知道的人并不多,因为太子的一篇文章,再随着《天下事》,很快红遍全国。
原本在大明高高在上的读书人身份,因为这文章,被天下百姓生重重的鄙视,受到狠狠的压制。
但丁毅并不是要打压读书人,打天下靠军队,治天下还得靠读书人,他只是给读书人一个警告,不要以为这天下离了你们就没有用,不要以为,个个都高高在上,可以免除税赋。
《天下事》包罗方向,军事、政治、民生、奇闻什么都有。
朝廷的政策,改革也在其中,世界形势更是让很多人感觉到新奇。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大明之外还有欧洲、美洲,非洲。
十月,第二期《天下事》发行一万份,其中有三百份由快马或水驿道发向天下各省,并让各省收到之后,加印。
十一月后,全国除了云南都有《天下事》,偏远地区可能远一个月以上,当月看到的是上个月,甚至上上个月的报纸,但百姓们还是趋之若鹜,非常喜欢。
当时丁毅的打算是,先把《天下事》弄到全国大火,人人爱看,到了一定时间后,突下重药,全国开始改革。
古代最大的问题是消息闭塞,但一旦以报纸和当地的宣传两种方试结合,打开局面,搞的人尽皆知,那些士绅地主们想反对也没有用,因为没人支持他们。
三月初二。
几员大将出现在武英殿。
“拜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千岁。”
“哈哈哈,赵大山,尼娘的,肚子吃大了啊。”丁毅笑哈哈的跑上前。
从大员赶来的赵大山顿时眼睛都红了,声音也哽咽了:“王爷,俺想死你啦。”
两人重重抱在一起。
边上的吴三桂、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都奇怪的看去。
四人都算是降将,吴三桂一直被丁毅安排在京城,他还以为自己要被关一辈子了,没想到突然被叫到皇宫。
李定国三人被抓后,带到登州生活了几个月,看着登州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三人的心思也慢慢改变。
特别是李定国,当年去登州买过马,知道那边和大明其他地方都不一样。
他现在已经知道,这是镇北王丁毅成长的地方,也是全大明最好的地方。
“罪民李定国。”
“刘文秀”
“艾能奇”
“拜见王爷,请王爷恕罪。”
丁毅大笑,示意他们坐下。
众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听话的坐下。
“吴三桂。”丁毅先看向吴三桂。
“王爷。”吴三桂低头陪笑。
“听说你年轻时,有次为了救父亲吴襄,带着二十几个家丁就敢冲后金军队,可见你其实,还是很有勇气,很敢打的。”
吴三桂这事不知是野史还是什么,反正丁毅先帮他吹一下。
吴三桂满脸通红:“惭愧惭愧--”即不否认,也不承认。
丁毅马上语气又一转:“可大凌河之战,你父亲带着你,多次未战先跑。”
“。。”吴三桂脸更红了,低着头不敢说。
“松锦之战,王朴先跑,你也不甘落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