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王莲英是听到了声音,赶忙走了过来,温生道:“咋样,膝盖不疼了吧?谁让你老是回来这么晚?你先坐会儿,你奶奶在厨房里给你留了鱼汤,我去热热给你端来。”
李宁安坐在房里的小凳上,望着小妹在床上搓着自己的麻花辫玩。
觉着有人看,李宁池也是趴在床上,眨着她的杏仁眼乐呵呵的看着大哥。
“哥哥,你天天跟宁轩哥哥在外面玩啥呀?下次能不能带我也去看看?”小丫头摸着麻花辫,声音软乎乎的。
也不忍心拒绝她,李宁安只能说道:“等你再大些,哥哥就带你出去玩儿,外面可好玩了,咱们可以去树上掏鸟蛋,还能下河摸鱼。”
“哼,娘就是不让我出去,只准我在田里玩,说河边不安全,上次她还骗我说,我要是去河边会被拍花子拍走,再也回不来了。”
奶凶奶萌的表情,直接让李宁安笑出了声。
眼见这样,李宁池也是从床上跳下来,伸手就要哥哥抱她,给她讲故事。
也不外乎就是这样,她和李宁定小时候哭,李宁安为了哄她俩也只能给他们讲一些童话故事。
就是他俩还小,要不然别人就该怀疑他这些故事是从哪里听到的了。
还没讲完,王莲英就走了回来。
撅了撅嘴,李宁池也是没有再缠着他,让他赶紧把鱼汤喝了。
喝完鱼汤,李宁安刚想着去厨房把碗放好就回房准备睡觉,可谁知这时李明溪把他招了过去,将今天吃饭让他去读书的事儿说了出来。
听父亲说完,李宁安先是一愣,等反应过来之后,心里直接狂喜。
先前还在犹豫,自己想去读书的想法怎么说出来,这还没用自己开口问题就解决了,真是打着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呀!
在皇权至上的古代封建社会,自己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子如果不通过科举读书,那么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的。
普通百姓并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大多数选择,他们从生下来开始就有许多的迫不得已。
古代的徭役是十分重的,也就是雍朝这些年边疆稳定,如果有外敌入侵,依照李家祖上当兵吃粮的留案,恐怕到时候还要服兵役,战场上,刀枪无眼,命可就不在自己手上了。
《大雍律》规定“民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役”,以户为主,以户征派徭役。
单单是每年的徭役,老李家就要在农事最忙的时候出人去服役。
在三河村恐怕也就只有李宁安二爷爷家是不用服徭役的,举人可以免除十几人的徭役。
本来李金檐还想分几个名额与自己大哥,但是被李金辉拒绝,因为李金檐自己家的丁口也多,再者说李家人众多,若将名额分与老大会让其他几兄弟有嫌隙。
最后俩人商量后决定,若是哪一家有困难就用剩下的名额。
这也是李家李金辉这辈之间兄弟团结的原因,李金辉为人公正,从不依仗兄长的身份多拿多占,让所有人都十分信服。
也就是李金檐家里不喜使唤奴婢,不然免役名额只有少的,怎会有多出来的。
这也是李宁安在河边看到许远秋写字时,激发他想要读书想法之后回来路上和跪在堂屋时反复思考所决定的。
他要去读书,要进行科举考试,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普通的底层百姓,生在温饱有余富贵不足的李家是他的幸运。
但是要想不被人支配仅仅做一个浑浑噩噩的农夫是他所不愿意的,想要有尊严的活着,就只有读书科举这一条路。
本来他还觉得,家里这么多男孩都送去读书,会不会让家里负担不起?
可当他一听爷爷的条件后,也是恍然大悟。
依照李金辉的意思,李家会给每一个孩子读书的机会,但是能不能抓住就要看自己了。
只有在蒙学中脱颖而出,才能得到全家的资助,用在科举路上。
如果说对读书毫无兴趣或者能力不济,那么也只能放弃举业,老老实实的在地里刨食或者寻个行当养活自己。
这条规矩并不偏袒家里的任何一个人,能读下去就读,读不下去就尽早放弃。
李金辉其实也有自己的无奈,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句老话是一点错都没有。
这还是没分家有他支应着。
要是当时等着,兄弟四人都分了家,家里这么多娃娃,还真不知道怎么养活他们。
要是依着村里的老规矩,等家里老人去世之后户户基本都会分家。
但是李金辉却有自己的想法,当初出村见见世面,去北疆当了兵,看着京城里豪门大户的家族凝聚力,让他改变了以往的规矩。
“发什么呆呢?宁安,不舒服就先去睡觉吧!”王莲英还以为儿子在祠堂跪了会儿有些不舒服,于是催着他回屋里休息。
“哎,娘,我知道了,一会儿就去。”李宁安赶忙应着,拿着喝完汤的碗也是赶紧送回了厨房。
王莲英在儿子走后,也是缓了一会儿拉着李明溪就说道:“宁安去读书的事,你明天赶紧给安排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