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小江码头。
珠江水系的几条干流──西江、北江和东江,以及增江、流溪河和潭江,到了下游再次相互沟通,而呈八条放射状排列的分流水道流入南海。
也由此,冲击出所谓的珠江三角洲的平原河洲,以及衍生出沿岸星罗棋布,繁忙喧嚣的码头渡口来。而在这个时空,它还有另一个显著的名字畿内。
也代表了南朝大梁举国海6八道一畿,精华荟萃的繁花之都广府所在地。当然了再加上岭外占据的版图,已经变成了十四道一畿。
但尽管如此,畿内的财货人口,依旧是稳居于天下各道之冠,但面积却是不及最小的道里一个分巡路,可见其人口稠密与繁华程度。
这里也代表了海内士民的梦想与憧憬的终是之地,许多人奋斗了一辈子,所求的也不过时在广府之内,谋得一隅立足之地。
然后,继续做牛做马,含辛茹苦的世代藩息繁衍下去,最终在若干代后从骨子里都刻上所谓南音官话和都畿风尚,而完成从头到脚的换种,变成真正的广府本地人。
至于本地原有的粤语,那是本地下里巴人才用的哩言,属于百越遗风的土蛮故智,实在是上不得台面的事物,
然后,以清贫之家出身的良人身份,享受广府本地在就学、求艺、经商、置业等,乃至科举、仕官上的各种便利和优势。
然后稍得闲暇,就站在自己狭促的棚楼鄙户上,对着街上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口音与形形色色的外地人,指指点点的宣示着某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而出身海藩氏族的我,则要比绝大多数人,都要更具优势的多,因为国朝的强制要求,两海道所有的藩家都必须在广府,有所置业安身。
而在藩家的嫡系子弟冠礼之后,也必须离开地方的藩务学堂和拓殖府。而前往广府京大的外藩院,接受进一步的修习和学研。
只有学成修满之后,才可以得到国朝宗藩院的认可和登籍,而在广府拥有相应藩家在便利和特权上的优待。
因此可以这么说,我从一开始就已经站在了许多人一生追求的终点上。
但这还远远不够,哪怕做个混吃等死的纨绔之辈,起码也要有足够的家世背景和经济实力。才能在这广府里混得比较像样些。
要么有钱,要么有势。这也是远离普通人的是非的不二法门,而要想省心省事,则两者缺一不可,这也是日常浪荡逍遥的不二法门之一。
比如我那个便宜弟弟罗念祖,在享受声色犬马的广府日常的同时,暗中打他主意的人,其实也不在少数的。
因此,很多新兴的豪富之家,都很喜欢结交这样新来的海藩子弟。在自身遇到麻烦的时候,多少可以借势活动一下;而新来的海藩子弟,也喜欢对方的出手大方和掏钱慷慨,能够迅打开局面,可谓是是各取所需。
也只有像我这样不怎么合众的异类,才会放着这些捷径不用,早在藩务学院就学的时候。就辛辛苦苦的自己带着一帮人,在广府复杂的世情中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经营起一片偌大的基业来。
然后,在原本的方向受阻而不得不远走他乡后,又籍着援手便宜阿姐陈夫人的因由,及时转入军中效力。而重新开出一条艰辛而坦荡的军功之途来。
前面渡口依稀,早已经站满了等候的人群和各种鼓吹队伍。“龙州团左”的红边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上空。
通过咫尺镜的观望,
我最先找到的是,人群中一个藕色裙装打着阳伞,花貌雪肌的娇小身影,因为那个气度。那个风范,就算是放在众多的人群里,也像是明珠仙露熠熠生辉于沙砾之中一般的显眼和难忘。
因为据说她很怕太阳晒,而习惯随时随地都带着遮阳伞,而一度被我嘲笑为小清新的矫情,被挥伞做敲击状而穷追猛打了好几天。。
然后我的目光转到她的身边,那个紧紧挽着谜样生物的手臂,有些怯生掩着半边身子而努力探着头辩寻的女孩儿。
虽然她已经是乌瀑长及腰,飘逸在海风中由一身鹅黄小裳衬托出,某种令人顾盼怜惜的味道,但还是有些不习惯出现在公众场合里的模样,小脸绷紧嘴巴抿的扁扁的,若不是有谜样生物在努力拖住她,恨不得就下一刻要蹲到地上去,把自己藏起来了。
而在谜样生物的左手边,一静一动的与怯生的抱头蹲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用绸带梳成长长摇曳的双马尾,一身碧孺小裙而娇巧可爱的便宜妹妹罗璐璐,她大呼小叫双手挥动的,活脱脱就像是一只真实版的招财猫。
而站在他身边的呆萝阿萌,还是继续保持着某种老神自在的阿卡林状态,只是不忘手里拿着个装零食的小袋子,面无表情不断咀嚼的小包子脸,就像只气鼓鼓的仓鼠。
然后,才是谜样生物身后高出一截,活像个望夫石一般,紧握双手交缠在蓬鼓鼓的锦绣胸襟前,各种欲言又止而在望眼欲穿中,随着脸上镜框的点点反光,而顾盼摇曳在风中,的眼镜娘崔绾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