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辙虽然和马老板做成了一笔价值十几万人民币的小生意、卖了点代码。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点屁大的小钱压根儿不算双方攀上合作交情,纯粹是很干脆的各取所需。
毕竟对方现在是在卫生隔离期间,闲着没事儿才接顾辙几个电话。双方连面都没见过一次——好在两人都是上过电视的,所以最多就通过电视认识对方长啥样。
说不定挂断电话,过两三天就把这事儿忘了,得将来再次用上这条业务关系才能想起来。
在商界,这样的人际交情才是常态,所谓谈过一次小事、互相交换名片,仅此而已。
而对于顾辙来说,预约了未来“淘宝入驻首店”的意向之后,他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必须在两个月内搞定——他连工厂、产能这些都还完全没影呢。
好在,顾辙有核心技术。加上之前跟海昌方面技术支持、磨合了一阵之后,顾辙对于如何生产“伽马聚谷氨酸甘油醚”隐形眼镜的全套工艺,都掌握得比较彻底了。
稍微搞几台几十万成本的隐形眼镜离心机,再弄点别的设备,再订购一批离心模具镀膜(配方由他自己掌握,有专利),租一间无尘车间,组织一批人手,基本上就可以开始生产。
小规模投产所需的总成本,绝对可以控制在200万元以内,这也是顾辙目前可以承受的。
虽然他之的800万还没全部到账,而到账的部分也已经有150多万投到家里的各项事情、还有150多万投到实验室、200多万投到熔喷机上,看上去手头剩下的钱不多。
但是,只要托管在明远国际的那台熔喷机,可以稳定运营下去,每天都能给他喷出2万多块钱的毛利来。从三月到六月,熔喷布是绝对不愁销路,而且毛利率高达80%以上。
而顾辙建厂之所以能这么省钱,主要是因为他连无尘车间厂房都没打算自己造。
正常情况下,那个才是开支的大头,顾辙现在绝对造不起的,所以照就用老办法、直接租就好。
开工厂搞实业当然是非常麻烦的,顾辙从来没低估过这里面的难度。但顾辙也知道,制造本身的麻烦不是主要的。有成熟技术,工艺把控和管理终究可以搞定。
传统开厂,最麻烦的是寻找销路、搭建渠道、打响品牌、开拓市场。
这也是海昌三个月前非要跟他签“租赁四年派他授权”的专利协议,而不肯买断的重要原因——
海昌压根儿不怕顾辙自己开厂、自营品牌搞隐形眼镜。海昌相信顾辙有本事把东西造出来,但绝不相信顾辙能铺设得起这个销售渠道、把隐形眼镜卖出去。
当然了,这里必须澄清一点当初合同上的商务和法律细节:如果顾辙选择“不要自己的品牌,给别人贴牌代工”的方式生产制造低价隐形眼镜,那还是有可能对海昌造成威胁的。
因为如果是面向企业级客户、给其他有品牌的厂家供货、顾辙自己不要牌子,做ODM或者OEM,那顾辙铺设销售渠道的成本会大大降低。
他只要货确实好、质量给力价格极低,肯定会有圈内专业人士嗅到其中套利空间。
就算顾辙不知道怎么铺设销售,那些人也会主动找上门来、低价进顾辙的货。然后再贴上他们自己的牌子、用自己的门店渠道,加一道价转卖出去。
而海昌的人也不傻,当然预料到了这种危险性,所以当初签订“排他授权”的时候,明明白白把这些细节条款附进去了:
如果顾辙敢ODM或者OEM,给别人代工,那也算违约,算是侵犯了授权的“排他性”,海昌方面有权要求顾辙退还部分授权费。
或者是顾辙不还的话,海昌方面可以自行评估损失、延长对顾辙授权的使用年限、用后续多出来年限本该交给顾辙的授权费、来冲抵这部分损失——
可见海昌方面心里其实也有数的,已经给到顾辙的钱、想重新从顾辙兜里掏回来,那基本不可能。哪怕打官司,执行成本也会很高。所以他们也留了一手,用后续授权免费延期折抵的方式,确保自己被侵权时的执行力。
但可惜的是,海昌方面千算万算偏偏不可能算到一点——2003年,也算是华夏2C电商真正复苏发力的元年了,顾辙完全有可能得到新的横空出世的销售渠道。
当年的8848珠峰电商早已作古,外来的易趣看上去也没什么动静,但是在这两个先烈折戟沉沙的尸体旁边,真正的2C电商先驱却在酝酿之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顾辙心中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起事情来自然是信心满满,每一步看上去都那么有条不紊,扬长避短。
他身边那些同学、雇员也都空前忙碌起来,却都显得很有主心骨,就算犯点儿小错误也不至于懵逼,因为他们知道大方向是不会有问题的,有顾哥给他们掌舵。
一切困难都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最终会被发展本身解决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