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渡河的楚军并没有打出火把,今夜也只是一个月牙,只能依靠星光以及远处传来的火光照亮。
在这种条件下,士兵需要训练有素且配合默契才能进行协同合作,并且人数方面肯定不会太多。
智宵并没有在颍水北岸的滩头进行布防,只是滩头再往内两三里的树林以及一些矮山后方,能够看到早就准备好出战的晋军以及郑军。
以时间来算,最多再半个时辰东方就会出现鱼白色,一旦东方的天际出现鱼白色,不用两刻钟就有朝阳照射大地了。
智宵在等待新的情报。
楚军的数量极多,他们不可能只选择一处渡河。
在事先,智宵派出的斥候一直在密切关注楚军的动向,窥探到楚军在四个河段都有动作,又以当前智宵所处的位置动静最大。
“禀告‘将’,其余河段的楚军亦在准备渡河!”
这个“将”就是主将。
当前只有晋国有“全军统帅”这个官称,不过被命名为“中军将”这个名字,再加上执政的官衔才合并称为“元戎”。
“再探。”
“诺!”
智宵已经回到中军大帐。
这一战,智宵的身份不再是战将,变成了需要指挥全军的统帅,首要任务是指挥军队与楚军交战,不再是凭借勇力在战场上拼杀。
身份的转变带来的结果就是智宵很难到处走动,要不然有什么情报汇集过来,或是将校派人前来请求指示,找不到人可就糟糕了。
另外一层,作为指挥全军的统帅,最重要的就是首先保护好自己,免得自己完蛋或者被牵制住,麾下的军队失去“大脑”陷入各自为战的窘境。
“楚军果然如宵所料,黎明之前渡河,第一批部队渡河成功便是天色放亮,便于抢夺滩涂,保护后续部队渡河。”魏驹惊讶的不是智宵料中楚军的行动,感到惊奇和觉得学到了的是智宵打算趁楚军渡河发起攻击。
韩庚苦笑说道:“乃是楚军偷袭在先,宵此举并无错处。”
其实,要是楚军主将派人前来明明白白的约战,对于智宵来说才是一件难事。
换成楚军想玩偷袭?这就是楚军先不讲交战规则,不能怪智宵用什么手段来反制了。
在一百多年前,楚军有一次也需要渡河作战,当时的楚国之君,谥号为楚成王的熊恽就很通透,派人向宋襄公进行约战,楚军再大大方方地渡河。
当时的宋襄公完全可以趁着楚军在渡河,或是等楚军渡河到一半,宋军抓住机会发起攻击。
可是,宋襄公并没有攻击渡河的楚军,甚至等楚军渡河完毕再列阵待战,两军才正式进行交战。
这一次事件直接让宋襄公获得了一个“蠢猪式仁义”的评价。
后世的人看前人,不要光看前人做了什么,是不是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规则或三观,再根据某个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评价呢?
在爆发“泓水之战”的时代,当时玩的就是“君子之战”,约定地点,乃至于出兵多少都明确告知对手,可能连输赢需要付出什么代价都事先讲清楚了。
宋国历来就被姬姓各个诸侯国针对,只是找不到借口来联合讨伐宋国而已了。
必须遵守“君子之战”规则的时代,宋襄公要是趁楚军渡河发起进攻,哪怕是宋国打赢了那一战,随后宋国也必将遭到各个诸侯国的讨伐。
在“泓水之战”结束之后,宋国固然是战败,可是宋国守了规矩,获得了姬姓各个诸侯国的赞赏和信任。
反倒是获得“泓水之战”胜利的楚军,因为有楚国贵族嘲笑宋襄公愚蠢,再一次证明楚国果然是一个蛮夷之国。
毕竟,所有诸侯都遵守交战规则,偏偏楚国玩特殊,其他诸侯国一看楚国连规矩都不讲,肯定是会心里非常忌惮。
事实上“泓水之战”的影响非常大,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诸侯国,他们一致认为不能让楚国得势,发生了晋国一旦招呼诸侯要去打楚国,每每就是非常多的诸侯进行响应。
到当前的时代,南方的战争已经进入到无所不用其极的阶段,中原列国的交战则是依旧讲究规矩。
没其它原因,一切只因为晋国还保持强大,中原列国可不敢跟晋国不讲规矩,要不然晋国也不讲规矩之后,最终受伤的还是其他列国。
因为是霸主国的关系,晋国比谁都要端着,守护既定的规则,尽力不去采取其余的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智宵不能首先去破坏规则,有反制的理由也就显得很重要。
所以了,颍水南岸的楚军玩阴的,恰恰就是智宵想看到的。
楚军开始渡河,漆黑一片之下显得有些乱糟糟,小舟与木筏被推到水面之上,好些小舟或木筏没有向前滑多远就给翻了,不少小舟和木筏也发生碰撞。
出现了混乱,不免就要出现响动,再有落水的楚军士兵发出惊叫与求救声,动静肯定就要变得极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