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段期间,泾水上的浮桥应该再增设几座,找到“侯丽”或“泾阳”、“麻遂”的河段浅滩位置建设永固桥梁。
浮桥这种玩意,一次泄洪就会被摧垮,一般就是临时使用而已。
永固桥梁是什么意思?就是完工之后可以长期使用。
智氏要长期占据,怎么可以没有永固桥梁,一座都还嫌少,能更多才是最好。
比较令人郁闷的是,智氏……,或者说整个晋国,压根没有人掌握建造永固桥梁的技术。
其实,掌握建造永固桥梁的诸侯国真没有几个,秦国是其中的一个。
所谓掌握架桥技术,不是架设在水沟或小溪的桥梁,指的是在水面宽度起码五十米以上的河面架桥。
有相关的历史片段记载,周王室搭设“孟津”大桥以及晋国搭设“棘津”大桥都是由秦人担任总工程师,只是史书上找不到那个秦人的名字。
智宵不能说完全不懂架桥,只是掌握的知识很有限。
普通的构筑桥墩,再架设长形物体之类,其实当代懂得的人也没有几个。
“窦大夫且看此法可不可行。”智宵说话的对象叫窦和。
这人是目前的窦氏之主,父亲叫窦犨。
有些家族掌握着独门秘籍,凭借家族的传承能够混得极好,乃至于成为千年世家。
当前的窦氏是一个掌握高端水利知识的家族,同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或个人能够超越。
因为窦氏是唯一一个在大型水利工程有足够技术储备和实际施工经验的家族,他们不止在晋国享有很特别的地位,列国也是极其推崇和尊重。
孔丘就不止一次盛赞过窦氏,公开说晋国只有两位贤人,其余与飞禽走兽无异。
也就是晋国有权有势的人懒得跟孔丘计较,要不然派人去鲁国朝堂责问,信不信孔丘不死也要脱层皮?
而孔丘说的贤人便是鸣犊和窦犨,后者在四年前逝世。
窦和看着远处筑造完毕的桥梁,看脸色能看出感到惊奇。
那一座桥梁是智宵亲自督造,总耗时将近三个月。
桥梁长度约六十五米,选的位置在“侯丽”东北边十公里之外的浅滩,用来当桥墩的巨石从“麻遂”北部二十公里外运过来。
这一座桥梁的桥墩高度约四米,桥面全部采用木材结构,也就是用巨圆木铺设,再铺上一层泥土,类似结构有三层,上层桥面还用了沥青泥,两边设置了木栏。
怎么有沥青?因为智氏封地内有油矿,位置在“大荔”那边。找到油矿不用过多加工,将沉淀的沥青泥挖走就能拿来铺路。
用沥青铺路这种操作在秦一统时期就已经出现,用于上郡的“秦直道”上面,取用的沥青就有来自“大荔”这个位置,另外的沥青来自蜀地。
窦和对智宵懂得架桥技术已经感到惊讶,一番巡视下来更是赞叹道:“下军将乃是贤人啊!”
谁都知道下面能够支撑,上面再架起物体可以作为桥面,但是想架桥的难度仍旧很高。
智宵为了这一座桥梁都搞了龙门吊,要不然巨石怎么放在河床,巨圆木怎么铺上去,不使用工具真的办不到。
因为相关工程机械已经运走的关系,窦和真的想象不出巨石和巨圆木是怎么进行安放,想问又不敢开那个口。
没有相关的攻城器械,有建设桥梁的理念,讲实话就是理念无法实现。
其实,窦和不敢开口就对了。
当前没有“专利权”这项律法,但是只要谁敢窥视独门秘笈就是等于不死不休,窦和有再大的好奇心都该忍住。
懂得架桥就是贤人了吗?就事实来说,还真的是!
有智氏建设的这一条桥梁,看着能够长久使用,军队能走,其余人也能走,能够方便他人怎么就不是贤人呢?
智宵知道窦氏也有架桥技术,邀请窦和过来是进行检验。
毕竟,智宵认为自己不是专业,建桥之后想长久使用,肯定要让专业人士看一看的。
窦和巡视下来没有发表一言一语的评价,只是一再赞叹已经说了答案。
做成一件事情之后,得到赞美会令人产生满足感,智宵自然也不例外。
智宵将窦和邀请过来当然不是只有一件事。
眼见着智氏都扩张到了泾水西岸,泾水以东的布局就应该真切实施下去了。
现下有超过三十二万人在泾水东岸到洛水西岸垦荒,他们将土地给开垦出来,水利工程没有补上的话,产生的问题将会非常严重。
智宵在事先制止开垦的人随意挖掘水沟,说明会动用家族力量来建设水利工程,规划水利工程的便是窦氏。
从窦氏得到委托,到智宵这一次将窦和邀请过来,时间已经过了将近一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窦氏的族人大肆出动,他们勘察了附近的水系,实地探勘了地形,真正的动工却是还没有开始。
讲实话就是这样就对了!
要做事之前,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怎么可能是说干就干,一定要事先进行勘探,再根据勘探的信息进行规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