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了苏青青面有难色,郑畋淡然道:“青青是在担忧陈文通来找麻烦吗?放心,不会。”
苏青青抬眼看他,心想:这是什么意思?是说那恶少没那么恶,还是说他帮忙搞定了?
虽然她什么话都没有说,但那双犹如玻璃珠子一般晶莹剔透的大眼睛里已经把一切都说了。
郑畋不由笑了,道:“春游散场时郑某告知了陈文通,治好他家田里稻瘟的农药,就是青青你提供的。官府要为你请功,他又怎会再寻麻烦?”
“哦。”苏青青应了一声。
听弦听音,他这意思就是说帮自己警告了对方呗。
“谢谢。”想了想,苏青青还是倒了一声谢。
郑畋道:“小事一桩,不必言谢。”
一时无话,两人默默赶了一会儿路,身后跟着的郑畋奴仆们自然更是沉默。
须臾,苏青青忽然又开口道:“我对医术略懂,尤擅治瘴病。”
郑畋有些奇怪地偏头看她:“唔,青青还通岐黄之术,厉害。”
其实他有点跟不上苏青青的思路,忽然之间告诉他会医术是什么意思?
也是苏青青的沟通技巧不太行,要不然就不会这么生硬地提起此话题,弄得旁人一头雾水了。
实际上是苏青青想起来在查历史资料的时候,得到的一个信息——就是郑畋之父郑亚,会死在这个循州刺史任上,史料记载是因为瘴病。
瘴病到底是什么,也说不清楚。
反正北方人来南方得的病,都称为瘴病。
古时候的北方人之所以很不喜欢南方,致命的瘴气就是最大的原因,流传着“南方多瘴杀人”之说。
好多被贬官到南方的人,宁愿丢官挨批都不愿意来赴任,谈瘴气色变,也是因为确实有很多死在任上的官员。
韩愈晚年被贬官至岭南,还没出发,就先做了一首凄楚难言的诗,上云“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字里行间满满都是愤慨与委屈了。
郑畋之父郑亚被贬到循州时,可能也是怀着差不多的心情和心理准备。
所不同的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最终并没死在瘴气上,是死在对蓝色小药丸孜孜不倦地追逐上,但郑亚倒确确实实是死于瘴病。
原本这只是历史人物的生死,是史书中的文字,跟苏青青无关,她也不在意。
可是现在她居然跟郑畋有了交集。
对方不仅在她刚穿越过来时救了她的命,还送了她大青牛,帮她解决了恶少的麻烦。
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苏青青自忖自己也是个恩怨分明的人。
他救她一命,那么她就还他一命吧。
但是根据史料,郑畋本人还可以没病没灾活很久呢,因此不如试试用水神能量救他父亲,这样也算是报了他的救命之恩了。
两人并没有就医术的问题展开讨论,苏青青又换了话题。
这次她说的是关于女乐之事。
虽然苏青青在大唐小渔村待得乐不思蜀,但现代那场即将到来的歌唱比赛,她也是记在心上的。
种田时都不忘记跟着张氏等人学唱山歌,练嗓练技巧。
此刻为了避免郑畋对她的来历问东问西,导致穿帮,毕竟聪明人不好糊弄的,跟没见识的渔民不太一样。
所以苏青青索性就掌握话题的主动权,跟对方谈起了女乐和艺术。
听闻苏青青对女乐感兴趣,郑畋笑着说可以给她送两个女乐过来,专门唱给她听。
苏青青既没完全接受,也没拒绝,只说借几天。
初唐时期,朝廷对于女乐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在家里养女乐。
当官的能养的女乐,也是根据品级有定数的。
但是自唐玄宗弄了个梨园之后,上行下效,老百姓也变得更加喜欢唱歌跳舞看戏了。
盛唐的享受风吹遍大唐每一个角落,女乐更是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群能歌善舞的乐舞奴隶,就跟美人小妾一样,是上流社会中互相馈赠的礼物之一。
乐奴也是奴,律比畜产,没权利可言。
两人边说边赶路,翻过两座山坡,来到一条岔路口。
郑畋勒停了马,笑道:“青青,前面的路,某就不去了,就此别过。”
“嗯,台文兄,后会有期。”苏青青早就想要说拜拜了,尬聊好累的。
“后会有期!”郑畋在马上一抱拳,跟他的仆从们都停在了原地,目送苏青青坐着牛车远去。
跟郑畋道了别之后,苏青青直接仰躺了下来,再次拿帷帽盖住脸,闭目养神,只想摆烂,野花都不想摘了。
待苏青青离得远了,跟在郑畋身后骑着矮驴的侍女蒹葭打马上前,开口请示道:“小郎君,跟在苏娘子后头的那几条尾巴要怎么处理?要不要我去……”
说着她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不用,鼠辈尔,早被吓得做鸟兽散。走,回府。”郑畋调转马头,往来时路,策马奔驰而去。
“喏!”
一行人紧跟着郑畋奔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