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很快暂停了钢板实验。开始对凳子本身做起了研究。但是奇怪的是,凳子周围并没有出现任何的虚粒子或者是虚波。
前几次实验,还以为是实验失误造成的。可是把仪器精调之后,仍然是这样。连续实验二十次后仍然没能发现虚粒子或者虚波。这就奇怪了!
小唐说:“会不会是和人有关?”
陈晓星说:“可以考虑试试!”
于是他们调整了实验过程,让一个实验对象躺在凳子上,但不进行催眠,检测了一遍,没有发现虚粒子或者虚波。为了保证样本足够大,连续实验了二十次,仍然没有检测到虚粒子或者是虚波。
此时,再次让实验对象进入催眠状态,打开仪器检测,这次一下就检测到了大量的虚粒子和虚波。于是连续实验了二十次,每一次都检测到了虚波!
然后再次改变实验过程,让实验对象在凳子上进入睡眠状态。不用药的情况下这点很难达到,所以这个实验用了失眠症患者作为被试,然后用药助眠。这一次连续实验二十次中,只有一次检测到了个别的几个虚粒子和虚波。
所以,无意之间,这个项目最初的目标给实现了。最终证实了大脑的状态才是造成这种异常现象产生的根源!
为了保证样本数量足够,科研室又持续把三种实验都各进行了300次,将检测到的数据汇总,果然可以支持上述结论。
为了找到虚波出现的条件,他们又对大脑波形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现,每次虚波出现时,大脑频率都是在α波的边界值附近。
人的大脑常见的有四种波,分别是α、β、θ和δ。当然还有其它波形,比如K-复合波。
在不同的睡眠阶段出现的波也不同,有时候会混杂出现,但一定是某种波为主。清醒时是β波,入睡时是θ波,浅睡时是α波,深睡时δ波。
这几种波主要的区别在于频率。δ波0~4赫兹,θ波4~7赫兹,α波8~13赫兹,β波13~40赫兹。
α波和睡眠、催眠有关不是什么秘密了。这种波是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对这种波形的研究非常充分。但没人发现过它和虚波、虚粒子的出现有关。所以可以据此推断,它和催眠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有关。
知道了α波和虚波的出现有关,后续的工作就简单多了。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并不是所有α波都和虚波有关,每当出现虚波时,α波都刚好在边界值,所以这就不可能是巧合。
再把α波细分,发现当它处于8的附近变化时,虚波出现。再把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大概是在7.998~8.002之间。
于是陈晓波和小唐把这个波段又重新划出来,称为虚α波。
虚波一旦出现就会很稳定。即使α波消失了它也不会消失,这又是一个谜。再次汇总了数据之后,发现它在人即将醒来时消失,而此时恰好又是在α波边界处,巧合的是,又是在虚α波范围内。
喜欢脑科学研究院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脑科学研究院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