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仍不罢休,试图再次靠近攻击水里的周军,岸边却射来一阵密集的箭雨,凌厉的箭矢轻而易举的穿透甲胄,中箭的唐军被箭矢强劲的力道带入水中,激起一团团血腥的水花。
唐军自知不敌干脆撤军,他们没有回已是火焰冲天的东岸,而是顺流直下往东北方向逃了。面对胜利,周军却没有胜利的欢呼,只是一片沉默。
吴良的船只已是到了河面中间的位置,“大概就是这里了,撞船的时候我亲眼看着他掉下来了,他穿着盔甲应该漂不远。”
他又对几十个操船的渔夫道:“麻烦几位下水找找,谁若是找见尸体了,我就给他千贯铜钱。”
千贯钱够一家人宽绰的花上两辈子了,几十个渔夫立刻除了身上的衣服,光着身子一头扎进了水里。
白延遇在岸上大声的喊道:“你们就别费功夫了,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啊,还是趁早弄点香烛祭拜祭拜,多烧些纸钱,省得他没钱贿赂阎王。”
大魁指着岸上怒吼道:“放狗屁!要是真埋在黄土里,俺们就不找了,你不知道水鬼是投不了胎的。”
“唉……”白延遇长叹一口气,对左右吩咐道:“你们去找些香烛来,我祭拜祭拜……”
白延遇突然把话头咽了下去,只听哗啦一声水响,他身前的河面上一个脑袋钻了出来,定睛一看不是徐羡又是谁,他面色苍白如纸看着有些吓人。
饶是白延遇胆大,也是吓了一跳,“你是人是鬼……”
徐羡不回答他,只是张开嘴巴大口的喘着粗气,白延遇见状大笑道:“喘着气呢!是活的!哈哈哈……”
他扑通跳进水里,就把徐羡往岸上拉,“你他娘的穿着盔甲怎么游上来的!”
红巾都的士卒也叫高喊冲进水里,将徐羡抬了上来,这才发现他怀里竟然抱着一块斗大的石头,白延遇一拍大腿,“你该不是抱着石头走上来的吧?老天爷,我今天可算长了见识了。赶紧的把河里还在捞人的傻子们叫上来,就说徐殿直回来了。”
白延遇扶着徐羡坐到河边的一块石头上,伸着手指点徐羡身上的箭矢,“总共九箭,我最多中过十二箭,不过我可没本事中箭后抱着石头从河里走出来!”
无论他说什么徐羡都是不答,只是不停的喘着气怔怔的望着对岸,那里已是烧成一片火海,冲天的火焰似乎比山还高,腾起的烟雾遮天蔽日,哪里有小小寨堡的影子……
笃!
一支箭矢正中靶心,尖锐的箭头入木三分,尾翼嗡嗡的振颤良久方才静止。
五十步外站着一位持弓老者,只见他约莫五旬年龄,须发花白,浓眉虎目,颌下一缕短须,身材不算高大魁梧却显得十分精壮。
这位老者乃是南唐清淮军节度使刘仁瞻,其父刘金是杨行密的部将,他曾任南唐的右监门将军、庐州刺史、黄州刺史,其人通儒知兵颇有政绩。
李璟继位之后曾让他掌管禁卫,算得上是李璟的心腹大将,后来又升至武昌军节度使。自从高平之战后,柴荣声名大振,李璟就把刘仁瞻派遣到寿州任清淮军节度使,只因为寿州是淮南门户,寿州有失无异于中门大开,江北之地皆在周军的兵锋之下。
刘仁瞻到了寿州之后,立刻加高城墙,挖深了护城河,又在寿州周边重要的地方连修几座寨堡,将寿州打造的铁通一样。
这还不罢休,到了冬天刘仁瞻还叫人到淮河的里凿冰,就担心周国的军队趁机偷袭。不得不说刘仁瞻工作已是做到了极致,正因此李璟对他极为信赖。
刘仁瞻射完了箭,顺手摸了摸旁边箭壶,里面已是空空如也。
旁边一个与刘仁瞻模样有几分相似的青年道:“十支箭已是射完了,全部正中靶心,父亲箭法不减当年哪!”
这位青年是刘仁瞻的三子刘崇谏,在清淮军任衙内指挥使,他伶俐干练深得刘仁瞻喜欢。
刘仁瞻摇摇头道:“为父年岁大了,已是老眼昏花全凭着感觉,早已比不过年轻时候。”
他把弓交给儿子,仆役立刻把早已准备好的水端了过来,刘仁瞻伸手去拿盆沿上毛巾,只见盆上飘着的几颗草灰,他又抬头看看灰蒙蒙的天空道:“西边的火还没有灭吗?”
刘崇谏回道:“昨夜才灭了,不过沿河的芦苇丛已是被烧了个干净。”
刘仁瞻拧着毛巾叹道:“就为了一个小小的来远堡就把那么多的芦苇都烧了,沿岸农人没了芦苇编席织筐,便又少了一个进项。”
刘崇谏咬牙道:“周军着实可恨,据来远堡逃回来的士卒说敌军也就三千人,请父亲给我一千精锐,我出城将他们斩尽杀绝以泄心头之恨。”
刘仁瞻不置可否只问道:“他们现在在做什么?”
“刚刚有斥候来报,他们已是过了河,正在搭建浮桥。”
“可见他们身后就有大军,你这一千人去了还不够塞牙缝。”刘仁瞻擦了擦脸道:“陛下已经传来旨意,命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领两万大军火速来援,又命令皇甫晖领三万人马屯兵定远,我父子只管守好寿州便是最大的功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