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阳光灿烂,又是大晴天。
岛上海蜇花开的同样灿烂,渔船来来往往,渔民们或者忙着出海捕捞海蜇或者忙着收拾海蜇做三矾。
再过两天的八月八号是立秋。
现在还看不到秋色,依然是一派盛夏光景。
草木茂盛而葱绿,漫山遍野生机盎然,渔民们或者摇橹或者开船,广袤的外海撒上了大大小小的渔船,大家伙都在追着浪花捕捞海蜇。
从六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都是海蜇捕捞季,而如今更是捕捞季中的旺季。
王忆乘船掠海而过,他坐在船尾抱着膝盖看向海上,满眼水蓝无边无际,抬头是一片湛蓝不见尽头。
时不时的海上有岛屿矗立,海岛多有山,一山碧绿悠然等海风,层叠而起的山石突兀的出现在他眼帘中然后越来越小,从海上眺望岛屿,海风吹的树枝摇晃露出遮掩其后的老海草房。
然后眸目之间的每次搜寻都有新的发现,但发现的都是旧时光的痕迹。
或许是心理作用,王忆感觉进入八月后天气还是很炎热,可是这热度跟七月已经不一样了。
多多少少带上了一点凉意。
尽管外岛人都说,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大暑热不透,真热看秋后。
立秋之后秋老虎下山,好些那时候才是真的热,但王忆就是会感觉秋后的热跟盛夏的热不一样。
他乘坐了天涯三号去县里,同时要送销售队,不过船舱里更多的是货架。
大胆领着民兵队去多宝岛给李老古送货架,同时也带去了第一批物资,那是上千块的零食和烟酒。
王忆浏览过海上风景后低头研究自己给李老古的账本,上面仔细的记述了每一种商品的价格,他还要再核对一遍以防出错。
旁边的王东喜等人则在收拾小油菜。
绿油油的小油菜是天涯岛菜园的收获,它们是欧文台风后补种所得,如今已经喜获丰收。
小油菜这蔬菜长得很快,二十来天就能收获。
王忆用的都是22年菜种,从82年到22年,不管粮食还是蔬菜品种都有大改良,现在生产队里出产的小油菜长得不高而格外肥硕,这样更出货且出的菜叶更肥更嫩。
王东喜将清洗干净的油菜叶给甩了甩,王忆拦住他:“别甩,你没有卖蔬菜的经验,上面留着点水滴,好看。”
王东峰说:“对,这得听王老师的,王老师干买卖最专业。”
“要说专业还得是六子,六子,这蔬菜怎么卖?”秀芳喊道。
麻六也在忙活,正低头研究他的一次性打火机——这是王忆给他的新产品,一个卖两块钱,他拿两毛钱提成。
听到有人叫自己他抬起头习惯性的露出笑容:“嫂子啥事?哦,卖蔬菜?不是,你们这小油菜不是要用在凉皮里吗?怎么还要卖啊?”
王东喜说:“我们带的有点多,凉皮怕是用不了。”
麻六摆摆手:“那不能,我跟你们说啊,同志们,这小油菜不出数,等你们去了县里给过热水后就明白了,一大捆小油菜出不来多少。”
“咱小油菜不一样,出数多,你没跟我们一起去菜园收菜不知道,王老师带回来的小油菜种子真好,你看它们长得多漂亮。”秀芳抚摸着小油菜赞叹道。
“而且特别绿。”旁边的妇女补充道。
王东喜欣喜的说:“这种子咱得收好,这小油菜太好了,以往咱种的油菜长得瘦长得高,等到收菜的时候往往有点老,这油菜可真嫩,一掐就冒水。”
“王老师带回来的菜都好,”秀芳说道,“黄瓜、西红柿结的多。”
“要说多还得是豆角,那家伙现在爬满了,哈哈,今年秋咱们可以多晒点豆角,入冬了咱就能吃上肥鸡炖豆角了。”妇女们欢喜的说。
王东峰凑过来问:“王老师你用的那是什么菜种子?真好。”
王忆说道:“菜种子一般,是咱们的肥料好,咱们在石台坳里存的那些腐殖质很肥沃,正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他不想继续这话题,看向麻六问:“你今天怎么格外老实?想什么呢?”
“就是,六子你怎么了?有心事?”
“说一段莲花落吧。”
麻六笑道:“不是,没什么心事,我就是在琢磨咱的这个火机,这些火机可真好,我想着王老师咱能不能多捣鼓一些?到时候咱去登报做个广告,肯定赚的多。”
一听这话王东喜当即说:“别去登报,登报做广告可浪费钱了,那家伙开支很大。”
“什么叫做广告?”青婶子问道。
麻六从包里拿出报纸给她看,指着最后一版说:“这就是广告。”
青婶子瞅了瞅报纸摇摇头:“我是文盲,没念过书,这些字认得我可我不认得它们。”
她把报纸递给王忆说:“王老师,你来给我们念一念上面写了什么。”
王忆扫了一眼明白了麻六让看的东西,说:“这上面就是一则广告,是一则天然油石的广告——天然油石是什么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