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进球后,戚务生依旧没有任何动作。实际上,他却心急如焚。
习惯性地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表,距离80分钟还剩下2分钟。
比赛的场地很简陋,因为广域公园陆上竞技场并不仅是一个足球场。它包括足球场,塑胶跑道,沙坑等田径场地,是一个综合性的体育场。
双方教练人员和替补在塑胶跑道上摆放一排折叠椅,就算是替补和教练席了。
时间还没到,戚务生还在等。
至于换谁上场,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这次亚运会,中国队带了六名替补。
分别是1号守门员徐弢,10号中卫王涛,11号边锋高峰,12号中卫谢育新,13号中卫李明,15号边锋李晓。
高峰和李明都已经替换上场,徐弢又是门将,所以只剩下三人可以选择。
现在球队1球落后,加强进攻才是关键。至于再被对方进球,那已经不在考虑之列了。
输一个球和输两个球有区别么?
“李晓,你去热身!”
“好的教练。”
李晓脱掉外套,系好鞋带后开始在塑胶跑道上热身。
“成败在此一搏了!”戚务生叹道。
双方重新开球后,中国队虽然气势如虹,却表现得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大家的确在咬紧牙关继续进攻,但乌兹别克在领先后开始收缩防线,这让本就体力不足的中国队进攻举步维艰。
大家都想用自己的方式给进攻出一份力,可是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一个“首脑”将大家串联起来,偶尔的卖力奔跑只能是徒劳无功。
第79分钟,胡志军在边路带球。原地晃了两脚后,突然把球朝底线推去。
从胡志军身后插上的王东宁拼劲全力去追赶皮球,终于在底线前不到两米的地方追到,用右脚横扫中路。
但是这球又低又没有力量,对方门将早就站好位置伸手弯腰,将这粒质量不高的传中球抱在怀里。而中路的接应队员,没有一个是抢前点的。
看到这样的结果,冲到对方底线前的边后卫再次咬紧牙关,朝己方半场跑去。
为了不让对方打成反击,在另一条边路,李明伸脚一挡,将乌兹别克的13号球员绊倒在界外。
对方在地上顺势一滚,一脸的痛苦。
他在演戏!
李明第一时间便察觉到对方的卧草战术。
不过他其实也是为了拖延时间,所以上前拍了拍对方肩膀后,便掉头抛开了。
镜头一直给到对方倒地不起的13号球员,戚务生当机立断,将刚刚跑过半场的王东宁换了下来。
“噢,中国队换人了。”
“换下的是7号老将王东宁。”
“王东宁已经奔跑了大半场,体力早已枯竭。而且他身上还背有一张黄牌,戚教练换他下场也是有目的的。”
“换上场的是15号李晓。”
“李晓来自上海申花,是申花队的头号射手。”
换下一名后卫,换上一名前锋,中国队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李哥,你就往前跑就行了!”
李晓刚上场,便听到大禁区线前的唐武朝他大喊。
虽然有些诧异,但李晓还是第一时间站在了进攻位置上。也就是说,此时的阵型已经从442变成了352。
看到李晓的站位,唐武拳掌相击,又用手牌拍了拍自己的脸,让自己的大脑再次亢奋起来。
1967年出生的李晓在甲A职业化的元年大放异彩,上海申花36个球有11个是李晓进的。如果不是郝大炮和克鲁格打架,李晓也不会被征召入国家队。
但实际上,李晓的能力并不比郝大炮差。
郝大炮正值年轻力壮,100米巅峰速度是11秒4,被称为“快马”。李晓比他慢不了多少,速度也有11秒5。
而且李晓的30米速度却非常出色,只有3秒8,申花的边路就是李晓一人打活的。
正因为知道李晓的特点,唐武才把这一边路放心大胆地交给他。
这是一位速度型杀手!
在比赛最后关头、所有人体力缺失的情况下,是一个大杀器!
另一边,乌兹别克的13号也已经从地上爬起来,比赛恢复了正常。
“戚教练已经打出了他手中最后一张牌,中国队要做最后一击了。”张路稳重地声音在麦克风中响起,“希望李晓可以再创奇迹。”
这届亚运会李晓已经打入了3粒进球,是中国队队内射手王。
果不其然,当李晓出现在球场上时,对方的防守重心就压在了中国队右路。
李晓不同于其他队员,他敢打敢拼敢带敢趟。不少人在带球的时候遇到人逼抢就下意识选择传球,或者被人断掉。但李晓不同,他就是用速度碾压你,即使被贴身逼防,他也会用娴熟的脚下技术和出色的盘带过掉对方。
此时的李晓,在施大爷眼中甚至比郝大炮还好用,被其称为中国最好的前锋。
第82分钟,中国队的进攻再次被乌兹别克斯坦拦截。不过这一次并不是将球权彻底没收,而是被对方后卫一记大脚踢到了己方半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