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调去部室的需要,人事部自然会找他。没找他问有什么用?
已经跟第一成型车间的员工逐渐熟络,虽然累点,也不算什么。反而觉得,在车间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尤其陶瓷工艺技术知识,穆青觉的光看书很难理解的东西,反而在车间看到实际状况后,好理解很多,而且也可以随时请教一些老工人或技术人员。
穆青只想着老老实实做事就好,老老实实一步一步,让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起来。
上学时,虽然没有接触过陶瓷工艺技术方面的东西,穆青觉的,自己工作又是在陶瓷工厂,不可能不去学这方面的东西吧?
在车间里能学到,为什么一定要去部室?就为了能够轻松一点吗?没必要吧?
杜军他们都是本科毕业,本来就比自己强很多,何必一定要去跟人家比?这是当时穆青的心理状态。
他不太习惯和别人去比,觉的自己不如别人,但已经习惯了和自己比。
梁主任不是车间正主任,而是主管生产的副主任兼调度。
炮兵复员来到这个工厂,上过成人夜大,善于精算。
他叫梁亚静,听起来像一个女人的名字,其实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精壮汉子,看起来有些五大三粗,但粗中有细。
春节过后,梁主任专门把穆青叫去办公室,问他:“听下面工人讲,你一直在研究干坯问题,能跟我说说吗?”
穆青一时窘迫,不知从何说起。
梁主任启发他:“我们的热源来自两处,一处是窑炉余热,一处是锅炉蒸汽换热,对此你怎么看?”
穆青试探性地说:“增加这两处热源供应量,可能性不大。梁主任上次已经讲过,跟厂里反映过多次,厂里没什么好办法。”
“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转变一下思路,在现有热源供应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想一下其他办法?”
穆青一边讲,一边观察梁主任的表情,如果梁主任不感兴趣,他可能就不敢继续再讲。
梁主任一边抽烟,一边以鼓励的眼神看着他:“没关系,别怕说错,继续讲。”
穆青继续说:“在热供应量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提高热利用率上想办法。我们一共七条链干线,可以分成两组。”
“一组是靠车间两边墙的一号、七号线、处于中间位置的四号线,再加上五号线,这四条线为第一组。剩下的二、三、六号线为第二组。”
“把现在的两处热源分开,不再混合使用。窑炉余热只供应第二组的三条线,热量肯定够用。”
“锅炉蒸汽换热给第一组,增加一、四、七号链干线的长度,长度增加百分之五十。这也就相当于,让坯体在这三条线里停留的时间增加百分之五十。”
“因为第二组只用窑炉余热,所以拆掉第二组三条链干线上蒸汽换热器,增加到五号线上。”
“把五号线的风机功率增加百分之五十,这样会使五号线换热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十,那么第一组四条线也就完全能够干坯。”
梁亚静惊异地张大嘴巴看着穆青,手里的香烟也忘了抽,半晌才说出一句话:“好大胆的想法!”
梁亚静没想到一个二十几岁,看上去唯唯诺诺的小伙子,能有这么老到的想法。他把手里的香烟撵灭在烟缸里,问:“你会算热利用率?确定这样做肯定没问题?”
穆青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是现学现卖,估计应该可以。”
梁主任像是自言自语,也像是在说给穆青听:“增加一、四、七号链干线长度,是因为这三条线的位置,基本不会影响工作场地的利用。”
“两条线靠墙,四号线在正中间,两边的生产线都不用借用中间的场地。”
“现在链干线都在半空中,上面已经挨到屋顶,增加长度只能向下落地,其他线落地,就会影响到下面的工作场地利用,而这三条线刚好不会影响。”
穆青回答:“是,另外就是五号线增加换热器,换一台大功率风机。”
这个想法一说出来,梁亚静不得不暗挑大指,看来这孩子真是用心了。
方案不但大胆,而且全面,几乎想到了所有问题。以他多年经验估计,这个方案肯定可行。
外界温度高时,链干线基本不用停,温度低一些,需要停的时间不长就可以干坯。
增加链干线长度,就是在增加坯体在干燥线里的停留时间,梁亚静估计,增加百分之三十的长度就应该没问题。
五号线增加换热器会使总的热量增加。虽然温度不一定增加多少,但换成大功率风机,只要温度不降低,打到链干线里的热量就一定会增加,干坯效果就一定会好很多。
当然不一定要把三条线拆下来的换热器,都增加到五号线换热器上,可能增加百分之三十就可以了。
剩下的窑炉余热原来被分到七条线上,现在只用到三条线上,热量集中,温度应该会提高。
梁亚静觉得自己很惭愧,在这个车间十几年了,却没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