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道路旁边,左武卫将军牛进达和虎贲卫将军程砚一同探讨了此次防御吐蕃的战略战术。出了灞桥之后,左武卫将军牛进达和虎贲卫将军程砚相互拱手拜别,回到各自的队伍之中。
此时的程砚内心还是十分激动的,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知道了程砚的所有战略战术之后,这员老将就立马提出了他在松州驻防的同时,如何配合程砚牵制吐蕃。虽然前期的时候,无论是程砚还是牛进达都知道,他们是以练兵为主,可是在大唐的边境之上,他们都有着相当大的信心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
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程砚早早的就让程波回去,告知王淼不必送行。因此,和左武卫将军牛进达拜别之后,程砚就率领着虎贲卫的军士们再次踏上了前往青海的征程。
此时的大唐军队虽然还处于府兵制和义务兵制的交替阶段,可是此时的大唐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十分雄厚的。不仅仅是因为府兵制在民间的传承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因为近十几年来,大唐的对外战争一直处于上风,虽不能说是百战百胜,那也能说的上是鲜少败绩。
因此,整个大唐的好武之风十分盛行。
在大唐百姓的眼中,并没有文贵武贱的说法,相反,有很多的文人士子,对待征战之事,都是十分向往的。
正因为这样,唐皇李世民推行义务兵役制,并没有削弱大唐军队的战力,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鼓舞了大唐男儿的向武之心,同时也使得更多的府兵之外的优秀男儿进入了大唐的军队,为国征战,继续谱写属于大唐的荣耀。
程砚看着即使顶风冒雪依然坚持着骑在战马之上,跟随着自己想着目的地义无反顾的前行的虎贲卫军士,他们有的是和程砚一起征讨过吐谷浑的存在,有的则是最近两年才刚刚进入虎贲卫,并没有参见过战斗的新卒,可是每每看到他们坚毅的面庞的时候,程砚就知道,他们都怀有着“功名但在马上取”的雄心壮志。
程砚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心想事成,更不知道有多少袍泽会在与吐蕃人的战斗之中永远的沉睡在西北的苦寒之地。可是程砚知道的是,他们今天的付出,都是为了他们的子女在未来能够更好的生活。
程砚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发生战乱,那是天下大势,程砚即使有心,可是也无法真正的去避免。可是程砚知道,只要他足够的努力,那么即使以后的中原大地会出现战乱,那也是他们汉家子弟关起门来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心怀叵测的异族没有任何的关系。
其实细细想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实并没有什么正义与邪恶,有的只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就像此时的吐蕃,他们想要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国家,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只要他们能够让自己治下的百姓都能够生活的更好,那么他们就会被治下的百姓所拥戴。至于吐蕃的统治者们是否会带着自己的百姓对其他的国家做下什么事情,在吐蕃百姓的眼中,其实都是理所应当的存在。
有的时候,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就像是棋盘上相互博弈的双方,没有正义与邪恶,只有己方与敌方,只有胜利与失败。你吃我一匹马,我端你一个炮,相互的厮杀只为了让己方在最终的时候,给予对方一记“将军”的绝杀。
程砚虽然明白这个道理,程砚也知道自己在这芸芸众生之中,不过是上天的一枚棋子。可是,既然来到了贞观,来到了大唐,就算只是上天的一枚棋子,程砚也要为大唐谋夺更多的利益。无关于正义与邪恶,有的只是想要为大唐多多争取一些利益,为大唐的百姓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有的时候,程砚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是正确的,可是每每想起前世读史书的时候,汉民族因为他的宽容而在他虚弱的时候,就要承受本不应该他承受的苦痛的时候,程砚总是不禁双拳紧握,恨不得投身其中。
所幸,程砚来到了大唐,来到了贞观,许多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此时的中原大地刚刚从一次苦难之中走出来,走向他的另一次辉煌。有的时候程砚非常庆幸他能够来到贞观这个将星璀璨的时期,更加庆幸此时的皇帝是英明神武的大唐太宗。
程砚非常明白,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只能去适应社会,而无法去改变社会。若是生逢乱世,程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安稳的活着,更不要说能够达到今日的成就。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句话虽然说得比较像是自嘲,可是细细想来,那也不过是乱世之中,普通人对待生活的一种喟叹而已。
骑在小忽雷驳的身上,程砚一边冒着刺骨的寒风,艰难的行进,一边又不得不时刻注意着虎贲卫军士们的身体情况。走为一军主将的程砚,此时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靠着一腔孤勇戴孝从军的少年,而是一个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阵之后,一名合格的统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