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多月的陆上恢复,剩下的十只绵羊开始能够正常的吃草进食,这么长时间的海上漂泊,早已经让这十只绵羊瘦的皮包骨头,想要进行繁殖还需要好长时间的恢复。
在海关观察了半个月后,确认这些羊没有什么怪异的病症,也不会对其他动物造成传染之后,朱瞻基便带着随从来到安置绵羊的羊圈来看着些绵羊。
王景弘花五万两银子买了十只羊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都想看看这五千两一只的羊到底长个啥模样,难道这绵羊能屙金豆子吗?
更多的有识之士甚至认为这是王景弘贪污公款,虚报价格。估计也就花了几十两,五万两银子应该进了王景弘的腰包。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言官的耳朵里,他们算是找到了攻击宦官的借口,开始大肆的上疏弹劾王景弘,一口一个阉竖贪得无厌,见利忘义。
王景弘没想到自己买个羊也能遭到言官的攻击,他有些忐忑会不会皇帝顶不住压力,拿自己当替罪羊,平息百官的怒火。
毕竟五千两一只羊确实骇人听闻,没有亲身经历,谁也不会信这是真的。只有朱瞻基理解王景弘,这西班牙卖的根本不是羊,而是西班牙的命脉。
这就像大明多少钱也不会出售蚕种到海外是一个道理,若不是西班牙被王景弘打怕了,别说五千两就是五万两人家也不愿意。
面对汹涌而来的弹劾奏疏,朱瞻基知道自己需要回京一趟,将这件事与朝廷上下解释清楚。不管朝臣信与不信,他都得给王景弘背书,不然以后还有谁敢忠心做事。
在王景弘舰队回到大明休整的日子里,郑和已经带着一个卫的军户以及家属,按照王景弘提供的海图,升帆起航前往南平州。
这一卫的军户是从山西调拨,南平州那里的气候应该与山西差不多,尤其山西北部。这样的气候常在山西生活的军户更容易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不至于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现象。
船队过了旧港,郑和便时常一个人站在船头,看着辽阔无垠的大海,心潮澎湃。
考虑到郑和年事已高皇帝的旨意是让他安排人去运送,让他留在国内养老。可是做为一个航海人,哪里离得开大海。
这一次的远航,他说什么都要亲自带队,这次远航回来以后,就再也不出去了。
从旧港到木骨都束的航线,郑和与麾下海军将士都无比熟悉,并不用郑和操心。
在木骨都束休整了十天后,舰队再次起航,再向南走就进入了陌生的海域,尽管有王景弘提供的海图,郑和还是不敢大意,每天严格按照规定航行,首先派出小船前出探路,确定水深,以及周边有无礁石。
船队航行到大岛与大陆的海峡入口处,郑和下令沿着大岛海岸航行寻找可以登陆的港湾。
船队在大岛的西北找到了一条大河的出海口,大河将出海口的地形肢解的支离破碎,河口到处是沙洲和河心岛。
郑和等人划着小船在大河左岸登陆,陆地上到处都是茂密的红树林,脚下的土地是厚厚的一层腐殖层,这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土地。
以华夏百姓骨子里透出的耕种基因,这块土地开发出来绝对是膏腴之地,在这里设立一个垦殖基地,以后大明船只便可以在这里补给,而不用再停靠木骨都束。
毕竟那是土人的国家,万一有一天土人翻脸或者在有心人的挑拨下,抬高补给物资的价钱,大明平白多受损失。
而且这里大木良才都是造船的上好原料,郑和拍着一颗至少有上百年树龄的大树对身边的下属说道:“这里一定要留下一队人马守在这里,边砍伐树木,边建造房屋,为大明将来的移民做好准备。”
一众海军军官纷纷附和,这是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大好事。
郑和也不管这些下属的话是否发自真心,继续说道:“既然诸位都认为应该在这里为大明海军设立一个补给基地,那就这么定了。”
说完便点名留下一名千总,以及一艘大战船和五艘小船,至于食物只给他们留下一个月的粮食和至少能够耕种千亩土地的种子。
以后的补给能不能跟上,就要靠他们自己了,这么大一片陆地,想要找点儿食物应该不难,就算下海打鱼也能解决温饱问题。
被留下的千总满脸沮丧,没想到郑和竟然将他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连个人影都看不见。不过军令难违,千总只能带着手下一千多人留在了大河的左岸。
郑和给他的命令三个月内开垦一万亩沿河的土地,并且要将大河的河道修理一下,至少要将河岸加固一下,免得大雨过后,河水暴涨之后,将刚开肯定的土地淹没。
现在已经是宣德六年的六月,按照王景弘提供的信息来看,太阳挂在北边,说明现在应该是这里的冬季。
冬季都这么热,那就说明这里跟大明的琼州府差不多,应该是全年都是夏天。王景弘的这个发现非常的重要,通过大明历和太阳的方向就能判定一个地方的季节,太阳在北边的时候大明最热的时候一定是这里最冷的时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