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官阿瑟·麦克鲁汉是个络腮胡子又有些谢顶的中年米国人,曾经陪同远征军一同参与过第一次入缅作战,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也见过那些衣衫破旧、身材瘦弱的华夏士兵,为了保护他而牺牲生命。
正因如此,麦克鲁汉讨厌这场战争,讨厌那些只把底层士兵当做随时可以牺牲数字的高级将领,也讨厌那些只知道大炮轰、飞机炸的米军同僚。
和那些同僚相比,这样的麦克鲁汉,无疑显得有些另类,有些格格不入。
原剧中麦克鲁汉见到炮灰团的士兵和他们手中的枪之后,立刻就要带着阿尔杰·科林斯离开,并不只是因为他讨厌那些炮灰团士兵对待武器的态度,更是因为他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那些炮灰们继续缺乏训练,继续烂在泥里,就可以不用被派上战场送死。
最终,也是龙文章对士兵们的热爱,对胜利的渴望,才打动了这个米国佬,让他心甘情愿的留在了炮灰团,甚至跟着炮灰团一起上了南天门,最终却被鬼子活捉,残忍的折磨,最后恳求自己人用炮火把自己杀死。
阿尔杰·科林斯,是一个乐观开朗的米国机械师,他极其热爱生活,无论走到哪里都把咖啡壶、防潮垫、收音机等各种生活用品带在身边。他没想过打仗,只想混过这一场战争,好好的活下去。
但他却和炮灰团的成员成了朋友,把炮灰团的成员当成了兄弟,最终和炮灰团的成员在南天门上坚守到了最后。
不提以后的米国如何,起码在这个年代,在这些援华的米国人中,是真的有人为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奉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
国与国之间或许只有利益,人与人之间还有朴素的情感。
“陆上校,联络官阿瑟·麦克鲁汉、机械师阿尔杰·科林斯,向您报道。”
“欢迎你们来到39师42旅,来到我的军营里。”
“陆长官,我们想先去前线部队看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走吧,我带你们去。”
麦克鲁汉身为联络官,还给陆诚带来了一整套新的通讯设备,必要时可以联络米军的司令部,呼叫空中支援。
至于能不能向盟军司令部要来空中支援,就要看陆诚的面子够不够大了。
相比于不苟言笑的麦克鲁汉,阿尔杰·科林斯倒是表现的相当活跃,路上还好奇的问着一些问题:“陆长官,我看过报纸上有关你的报道,听说你带着几个人,就杀死了10倍的敌人,救出了盟军的国际友人,这都是真的吗?听说你还在兰姆伽训练营当了副总教官,这也是真的吗?”
陆诚只是笑了笑,随手抛出了一枚勋章。
阿尔杰·科林斯接过勋章,查看了之后,立刻就惊讶起来:“这是我们米国的功绩勋章,陆长官,你做了什么?竟然能得到国会最新设计的功绩勋章?上帝,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一旁的麦克鲁汉也忍不住好奇的瞅了瞅功绩勋章,这个勋章也才出现半年,陆诚一个华夏人竟然能够得到,的确是有些不简单。
“我做了什么,属于军事机密。不过,盟军司令部可不会胡乱颁发勋章。”
很快,两辆吉普车抵达江防阵地,麦克鲁汉和阿尔杰·科林斯看到了一群军容严整、精神饱满、朝气蓬勃的华夏军。
这样的精神面貌,是他们在其他华夏军身上不曾看到过的景象。
而阵地上的华夏兵,看到自家旅座带着两个外国佬走过来,都是连忙起身敬礼,用崇拜的目光看着自己的旅长:“旅座好!”
“好了,不用紧张,给你们送来两个新的战友。别看人家是外国友人,和我们长得不太一样,可也是真心实意的来帮助我们打鬼子的,你们可要好好对待。”
“是,旅座。”
简单打过招呼之后,麦克鲁汉提出了一个要求:“长官,我能看看士兵们手中的武器吗?”
“当然,你可以随便挑。”
麦克鲁汉冲一旁的机械师点了点头,机械师随手点了几个人,指了指旁边的一张桌子:“Let's go。”
几个兵听到这句话,当即看向陆诚:“旅座,这个老外是不是在骂我们“癞皮狗”?”
不等陆诚说话,一旁的阿译连忙站了出来:“别瞎说,人家说的是英语,Let's go.是跟我走的意思。”
阿译和一些去过兰姆伽训练营受训的学员,多多少少的都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英语,自然能听懂这句话。
那名士兵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意思,我还以为他骂我们呢。长官,他们不是美国人吗?为什么说的不是美语,是英语?”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以后再给你们解释,都别多问了,把你们的枪放上来,让人家看看。”
等战士们把枪放到桌子上,阿尔杰·科林斯拿起一支春田步枪,看了看,三下五除二的就把整把枪拆成了零件,最后戴上白色手套,检查了一下枪支内部的保养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