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康与金国中路各方势力纷争不断的时期,左翼大军在韩立和洪金宝的率领下,犹如一支猛虎之师,踏上了波澜壮阔的西征之路,目标直指关中大地。
韩立,身姿挺拔,目光坚毅如鹰隼,浑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沉稳气息。
洪金宝则体态魁梧壮硕,但其行动之间却透着一股雷厉风行的果决,举手投足皆显大将风范。
两个人九阳神功早就不可比拟了。
韩立除了九阳神功之外,还有神足经,和降龙十八掌的前15掌。
他们所率的十万大军,皆是从各地精锐中遴选而出,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犹如一张紧绷的强弓,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射出凌厉的箭镞。
大军出征之初,便遭遇了雄踞于前方的潼关。
潼关,地势险要,峭壁林立,山峦起伏,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其城墙高耸入云,坚固无比,城楼上旗帜飘扬,金军的守卫森严戒备,对过往行人客商盘查甚严。
然而,韩立和洪金宝并未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们深知,潼关乃是进入关中的咽喉要道,若不能攻克此关,后续的战略部署皆成泡影。
于是,二人亲自率领麾下将士来到潼关之下,仔细观察地形,探寻城防的薄弱之处。
经过数日的侦察与谋划,他们制定了一套详细而周密的攻城策略。
首先,派遣小股部队在潼关正面佯装攻城,吸引金军的注意力。
这些士兵们在呐喊声中,奋勇冲向城墙,虽然明知此举艰难,但他们毫不退缩,用生命为诱饵,成功地让金军将主力部队调至正面防御。与此同时,韩立则亲率主力部队绕道潼关侧面的山谷之中。
山谷中道路崎岖,荆棘丛生,但将士们咬紧牙关,克服重重困难,悄然潜行至潼关侧翼。洪金宝则率领另一队人马,携带大量攻城器械,沿着渭河而上,准备从水路对潼关发动突袭。
当一切准备就绪,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进攻正式打响。
正面佯攻的部队突然加大了攻击力度,喊杀声震天动地。
金军被死死地牵制在正面,疲于应对。而此时,韩立所率的侧翼部队如鬼魅般出现在潼关侧面的城墙之下。
他们迅速架起云梯,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冒着金军的箭矢与石块,奋勇攀爬。
洪金宝的水军也从渭河之上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投石机抛出的巨石如雨点般砸向潼关的城墙与守军。
一时间,潼关陷入了三面夹击之中。金军虽拼死抵抗,但在左翼大军的勇猛攻击下,防线逐渐崩溃。
经过一夜的激战,潼关终被攻破,左翼大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
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潼关,沿着渭河、泾河、洛河顺势而下,浩浩荡荡地向关中腹地挺进。
韩立和洪金宝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他们决定兵分三路,加快推进速度,不给金军喘息之机。
韩立率领中路大军,沿着渭河岸边疾驰。沿途所经之处,金军的小股部队纷纷望风而逃。韩立治军严明,严禁士兵骚扰百姓,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与拥护。
百姓们纷纷箪食壶浆,迎接大军的到来,为大军提供粮食、情报等支持,这使得中路大军如鱼得水,进展极为顺利。
洪金宝则带领南路大军,沿着泾河进军。南路大军在行进过程中,遭遇了金军几座坚固城池的抵抗。
洪金宝不慌不忙,指挥若定。他先命士兵在城外扎营,将城池团团围住,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
然后,他亲自挑选出一批精锐士兵,组成突击队,利用夜色掩护,挖掘地道通向城内。同时,在城外布置投石机、攻城塔等攻城器械,对城池进行持续的攻击,以分散金军的注意力。
经过多日的围困与挖掘,地道终于挖到了城内。突击队在夜色中从地道中杀出,与城外的大军里应外合,成功攻克了一座座城池。
北路大军在其他将领的率领下,沿着洛河一路前行。他们翻山越岭,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断击败金军的阻拦。
在一些关键的渡口与关隘,北路大军与金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士兵们不畏艰险,奋勇拼杀,用鲜血和生命为大军开辟出一条通往长安城的道路。
三路大军犹如三把利刃,直插关中大地的心脏——长安城。
长安城,作为关中的核心,城墙高大厚实,城防设施完备,城内金军兵力众多,粮草充足,是一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韩立、洪金宝以及各路将领在长安城下会师后,立刻对长安城展开了全面的围攻。
他们在城外扎下营寨,绵延数十里,将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攻城之战打响后,各种攻城器械纷纷投入使用。
“意大利炮,给我架上来。”洪金宝大嗷道。
投石机将巨大的石块抛向城墙,砸毁城垛,破坏城墙结构;攻城塔缓缓推向城墙,士兵们从塔上向城内射箭、投石,压制金军的反击;撞城锤在士兵们的呐喊声中,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城门,发出沉闷的巨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