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便快快去,本将等你们的捷报!”袁崇焕说到,他相信花荣二人是聪明人,经过这一次的教训,以后就不会再犯。为将者,不可犹豫也不可优柔寡断,该有铁血风格,当断则断的风格。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大才,对为将也是有着自己的见解,像现在还是小孩的诸葛亮,曾经就说出过:“为将而不通天文,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孙子兵法中也在计篇中把为将之道的标准概括为五条,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为将者披坚执锐,征战;为王者运筹帷幄,诛心。这是郑和下西洋里姚广孝所说的。
可见将,乃三军之主心骨,他们自身的强大,也是为整个军队的强大而打下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将领能够以少胜多,有的则是被以少胜多的原因之所在了。
花荣二人不敢耽搁片刻,立刻就往军营,调动两千轻骑,即刻朝梁郡进发。而吴三桂则是悠哉悠哉的走着,毕竟袁崇焕已经向他们承诺,一定会拦截住从青州和冀州来的凌宇的军队。他自然可以放缓步伐,更加的从容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有多么的危险。
。。。。。。。。。。。。。。。。。。
反观李义府,显得有点坐立不安,十分的焦急,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因为李义府心里总有一点不安在涌动。他也很是觉得愧疚,本来自己的儿子前途一片光明,但却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背叛了凌宇,自从他跟随吴三桂叛变,每每这么想,都会想要偷偷回到青州,去负荆请罪,但是好像每次吴三桂都能察觉到,和他说凌宇是不会原谅他的,不过是小心眼的人罢了,自己几人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立下了不小的功劳,结果凌宇一直都不肯给他们权利,一直若有若无的打压着自己,让自己等人没有太多的权利。和珅,李义府,吴三桂,秦桧四人都能感觉得到。李义府还好,自己的儿子混的顺风顺水的,但是其他三人,日益心里不平衡,在刘辰派人来接触的时候,就将这种情绪彻底爆发了出来,导致了现在的叛『乱』。
就比如吴三桂的三藩之『乱』是当时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当初清廷入关后为对付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封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为藩王。1673年也就是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四川官员纷纷投降。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还有台湾的明郑等地都有汉官、汉兵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一些地区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响应。此后,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军事上仅以湖南为进攻的重点,同时能够充分信任汉将,这样就鼓舞了朝廷军队的士气。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吴三桂于1678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其实这时的吴三桂已到了穷途末路。他积郁而死后,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1681年冬,清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对于清廷来说,是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吴三桂是这几人中,是真正叛变过的,这让凌宇对他也是格外的重视。和珅只是贪,李义府和秦桧都是妒贤嫉能,所以凌宇对他们压制的不是特别狠,但没想到恰恰在这个很是关键的时刻,他们几人叛『乱』。
“吴三桂,恐怕凌宇已经派人来追我等了。”李义府实在是忍不住了,说了一句。
“追?他追的上来吗?一旦他敢离开,徐州的刘辰就会帮出兵,过河拿下下邳,而且袁崇焕也会拦住凌宇,我等绝对会飞黄腾达的,让你把你儿子策反,你竟然都不敢,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吴三桂不屑的说道,他之所以用办法让李义府策反,实际上还是太过想将李湛收为己用,若是能再策反几个龙虎卫,那对凌宇来说绝对是巨大的打击。但谁知道李义府根本就没这么做。这也让吴三桂的计划落空。
。。。。。。。。。。。
“凌宇的手段你也不是不知道,当初袁崇焕和袁绍被凌宇打成什么样,你也是当时的见证者。”李义府不甘示弱的说道。
“哼,我是看在你儿子的份上。。。额。。还有你也和我一样的处境,否则我怎么可能带着你一起叛『乱』!”吴三桂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立刻改口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