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四年八月(倭寇江户时代宽永一年),大明船队顺利登陆,倭国国使闻言亲自带人前往海域相见。
然而,此时的倭国由后水尾天皇当政,那人是第108代天皇,乃后阳成天皇第三皇子,名为政仁。
为首的国使着一袭深棕色和服,在见到他们的到来时,眼角都快笑出褶子了。
他一脸乐呵,用蹩脚的华夏语说道:“欢迎远道而来的贵使能够光临我倭国领土!真是蓬荜生辉啊。”
崔呈秀作为此次出使的航海正使,即便心中对倭国有着诸多不满与疑虑,也不得不耐下性子,以礼相待。
他微微颔首,声音沉稳而有力:“不敢,有劳贵使费心了。”
站在他身旁的正是江户幕府的第三代征夷将军德川家光,此人政治手腕高明,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剑术着称,窝国人尤其敬重。
这位将军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早已听闻了唐剑秋那如雷贯耳的名声。
有些事情即便不用他明说也能看个明白。
“德川将军,那位便是大明国的副使唐剑秋了。”
一名幕僚用倭语沉声,说话间藏着几分难以掩饰的轻蔑及鄙夷。
德川家光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冷声道:“真是生的一副讨人厌的模样!若是天皇陛下肯给本将一个机会,我必能一举夺回我大倭国的颜面!”
幕僚见状,心中一动,欲再进言:“即是将军的意思,不如……”
“住口!”
德川家光厉声打断,他的脸色陡然骤变。
“本将岂是那丧失武士道精神之人?要真用此等卑劣手段与那些卑鄙小人何异?我大倭国的名声何在!”
幕僚被训得面红耳赤,却也不敢反驳,只得低头。
倭国国使与崔呈秀说话间,唐剑秋瞧见德川家光正一直盯着自己,对方虽然没有过多言说,却也能从中猜个大概。
“你就是倭国大将军?”
德川家光虽是用华夏语对话,却带着浓重的倭寇口音。
“正是,你认得我?”
唐剑秋面无表情的回话:“将军威名本副使不曾听说,倒听说过宫本武藏,织田信长,还有服部半藏的名声。”
“你竟知道他们?”
德川家光的眼里闪过一丝诧异,因为这三人可是他们大倭国武士的典范!
原以为这些外乡人不过是些井底之蛙,可如今看来也非全然。
唐剑秋微微颔首,道:“略有耳闻,但不算了解。”
德川家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不错。”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尽管眼前的倭国国使正竭尽全力地掩饰,可他的脸色却是异常难看。
尤其当他的目光与唐剑秋交汇时,他都会心虚地低下头来,似乎是不想与其对视。
“还请几位贵使移步到皇居,与我一同面见天皇陛下。”
“如此甚好,不过……唐大人就不必去了。”
崔呈秀语气轻蔑,说话间都未曾看对方一眼,由此可见他有多看不起唐剑秋了。
“为何?”
唐剑秋眉头微蹙,有些不解的看了崔呈秀一眼。
崔呈秀上前一步,缓缓走上前来,不紧不慢的说道:
“唐大人身经百战,手上沾染了无数倭寇的血,先不说这次清剿海盗,单说先前剿灭边境倭寇一事……就足以名扬万里!
本使不过是担心倭寇天皇见到了你会心生不满,唐大人快言快语性情直爽,若是就此顶撞争执势必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唐大人还是留在此地,静候佳音吧!”
他的话语虽然平静,但其中的讽刺和轻蔑却如同利刃一般,直刺唐剑秋的心头。
当然,他说话的时候尽可能压低了声音,以免让德川家光听去造成不快。
“如此也好,有劳崔大人了。”
唐剑秋并未发作,相反,他还求之不得。
对异国社交拓展之事唐剑秋并不擅长,他的骨子里有藏着极深的家国仇恨。
一旦事发或许真如崔呈秀所说会因耐不住性子,从而犯下冲动之事。
“德川将军,就麻烦你带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去各地游览,务必要用最好的礼数!若是有任何怠慢之处,我必会如实向天皇陛下禀报!”
德川将军躬身行礼,恭敬地答道:“是!还请国使放心!几位贵使,还请随本将来。”
“有劳了。”
说完,唐剑秋几人便跟着德川家光往前走去。
德川家光无比骄傲的向唐剑秋展示倭国特有的风俗,可除了些能看的风景和一些辛勤劳作的子民外,倒是没见到什么稀奇的。
不过在听到倭寇有“夜爬”和“弃母山”时不由得唏嘘一声,这与他们大明的风俗违背,甚至乎丧心病狂!
何况这种怪异风俗持续了千年!
“大人,这的樱花倒是不错。”
华玉娘声如莺啼,给人一天好心情。
唐剑秋回眸,顺着华玉娘指的方向,见到了盛大的樱花树。
樱花随风而落,如同缤纷樱雪,芳香四溢,心旷神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