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0年,第一次天宝战争爆发。
大唐任命鲜于仲通为主帅,率领八万大军攻打南诏,唐朝和南诏正式决裂。
长安城城门前,八万大军整齐排列。
唐玄宗、李相、杨国忠等人,亲自登上城门,鼓舞士气。
号角齐鸣,锣鼓喧天,战争的号角正式吹响。
“皇上,军队不能南下,去了就有去无回啊。”
突然,一个人闯进来,跪到大军面前。
这一幕让众人面面相觑。
鲜于仲通作为主帅,他也一脸懵,这人怎么进来的。
“拉下去,哪里来的刁民,竟敢来大军面前撒野。”鲜于仲通命令厉雄说道:
“厉将军,把人弄走。”
那人缓缓站起身,居然是司天台的吴元。
他在司天台多年,可以说他说的话,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唐玄宗看到司天台的人来,示意鲜于仲通让他说完。
此刻正值正午,唐玄宗眯着眼睛,看着吴元,问道:
“你不顾性命,竟敢来拦大军,背后到底受何人指使?有什么隐情,朕给你机会交代。”
唐玄宗此话一出,众人顿时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如果,吴元听明白了,随便供出一个人,说是受他鼓动,才做出这种蠢事,他说的都是胡话,他有可能保住一条命。
太子看到吴元,神情复杂。他曾经找到太子,告诉过太子,他的帝王之路不顺畅,需要长时间隐忍。
那之后,太子和他,也没有什么联系。
在太子眼中,吴元这个人,中规中矩,有话直说,如果不是这场战争对大唐不利,他不会在大军集结出发之际,做出这样出格的事情。
太子心里暗暗着急,但他知道,如果他一出面,事情性质就变了。
吴元听了唐玄宗的话,堂苦笑一声,说道:
“国运至此走向衰落,谁又相信我的话?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我的错。”
鲜于仲通怒斥道:“大胆吴元,当着陛下的面,休要胡言乱语。”
吴元的话,也激怒了皇帝。
大军开拔前,吴元来这么一出,彩头不好,口风挺重要。
皇帝气得咳嗽了几声,“大胆吴元,竟敢拿国运说事,你真是白活这么多年。
你一边享着大唐的福,一边诅咒大唐,朕今天…”
皇上话还没说完,吴元自己一头撞在一旁的城墙上,当场死亡。
这一幕让军队都有些骚动,大军未出征,现场就出了人命,兆头不好。
而且,军队里,很多士兵厌战情绪高涨。
唐玄宗懒得多站一会,说道:“大军开拔。”
木子璃听到这句话,咬咬牙,这一刻,终于是到来了。
“大军开拔。”
“大军开拔。”
军令传一级,很快在军中传开。
“全军出发,驾。”
鲜于仲通率领八万大军,武将紧随其后,大军浩浩荡荡正式南下。
皇上走之前,对杨国忠说了一句:
“吴元,诛九族。”
这事皇帝开口,即便皇帝不开口,杨国忠也不准备妥当放过他后人。
“差点就坏我大事。”杨国忠回到家,气得不行,他决定,彻查此事。
安禄山的人来告诉他,吴元死了。
安禄山得意的说道:“小小一个吴元,就能加大他们之间的相互猜疑,我太聪明了。”
安禄山说的他们,指的是皇上、太子、杨国忠他们之间的关系。
吴元曾经好意提醒过太子,需要隐忍这事,被安禄山无意间查到。
稍微用点计谋,就说动吴元赴死,一下就挑拨了各方势力的关系。
吴元之所以不顾性命危险,来到大军面前直言进谏,他应该有他的道理。
可惜,即便他的死,也没能改变什么。
大军开拔之际,军队还没出长安城,天气突然大变。
空中雷声轰隆,闪电狂风交加,刚行军到郊外,只好驻扎下来。
天空黑压压的,长安城大雨倾盆。
木子璃手里拿着他父亲的南诏剑,一身铠甲,一路上沉默不语。
厉雄、高翔倒是很活跃,一路上在鲜于仲通身边,鞍前马后。
“璃将军,以前我没发现你这么高冷。”高翔来到木子璃军帐。
木子璃表情冷静,看着瓢泼大雨,说道:
“这很正常,以前,我和高将军不熟。”
高翔笑笑:“璃将军说得极是,以前我们很少往来,如今要一同上战场了。
我们还要一同要经历生死,现在要多熟悉熟悉。”
其实,所有人的心里,还是受吴元影响了,加之刚行军,又遇罕见暴雨,人们心里难免有些想法。
高翔又问了一句:
“璃将军,这场战争,你怎么看?”
木子璃站坐下来,开始煮茶。
“我一武将,没什么见解。”
说着,倒了一杯茶给高翔。
高翔坐下来,喝茶看着帐外像断了线的珠子般的雨点,也不知道他什么想法。
不过,木子璃不想问,也不想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