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走后。
朱棣背着手来回踱步。
足足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才终于开口。
“这个夏原吉……是个贤才啊!”
“和尚,你以为呢?”
道衍平静地站出来,镇定自若道:“此人必能兴国。”
听到这话,金忠有些错愕地抬头看一眼道衍。
他当然清楚,这位平日里不与百官接触的大和尚,其性情之高傲,远远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这和尚在朝中几乎从不夸赞别人,当然,也不会随意的斥责别人,也正因为如此,能得到他这夸赞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今日竟然多出了一个。
新任户部尚书,夏原吉!
道衍眼中精光闪烁,有些好奇地开口道:“陛下,臣倒是心中疑惑难明。”
“夏原吉先前可曾与四殿下有过来往?”
朱棣闻言一怔,随后神情变得凝重了起来。
他立刻将朱高燧重新唤了过来。
听完朱棣的询问,朱高燧立刻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爹,老四的生平,基本上都查清楚了。”
“很干净,也很凄惨,这小子在做流民的时候,为了一口吃的,险些被人给打死……”
话说到这儿,朱高燧就说不下去了。
毕竟这可是他的亲弟弟,差点被活生生的饿死!
朱棣也是红了眼眶,摇了摇头驱散掉脑海里面那副惨状。
见此情形,朱高燧立刻开口道:“爹,既然查清楚了,那就把四弟接进宫跟我们相认吧!”
“我这就去找老四……”
“你给我站住!”朱棣怒喝道,“朕让你去了吗?”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如若这么轻易就能相认,朕还会等到现在吗?”
朱高燧又被骂得满脸懵逼,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爹!”
“老四没问题啊!”
“您为什么就是不肯跟他相认啊!”
朱棣脸色阴沉如水,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你带人去追查建文行踪!”
“爹,那是老四啊……”
“滚出去!”
朱棣怒斥道。
眼见他是真的发怒,朱高燧也不敢吭声了,气冲冲地转身就走。
“慢着!”
朱高燧停下脚步。
“老四这件事情,任何人都别说,包括你娘和你大哥二哥,听明白了吗?”
“尤其是你娘,有关老四的最新消息,你一个字都不能说!”
听到这话,朱高燧难以置信地回头看了朱棣一眼,随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他想不明白,自家爹为什么要这样对老四。
明明都查清楚了,老四跟建文余孽没有勾结,底细干净得很不说,还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为什么不能把老四接回宫里面好好补偿照顾呢?
朱高燧想不明白,但他也不敢违抗朱棣的命令,所以只能唉声叹气地离开宫廷。
不一会儿,内阁学士纷纷来到大殿。
朱棣将他们唤过来,就是存了考校的心思,想看看这里面究竟有几人真有真才实学。
在文渊阁值守的解缙、杨荣、胡广、金幼孜四人已匆匆而来。
行了大礼后,朱棣只朝他们颔首,随即道:“朕准备发行宝钞,同时严禁银钱,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对视一眼,都没有吭声。
其实此时的内阁学士,权力远不如明朝中后期那般大。
他们虽是入阁,却只是翰林出身,品级不高,现在更多的只是秘书的职责,负责为皇帝提一些建言,同时传递旨意而已。
但他们毕竟是御前红人,所以地位比较清贵。
杨荣的资历较浅,一向不会主动冒头;而胡广为人谨慎,寡言少语;金幼孜则是性子温厚,也不争宠。
朱棣的目光落在解缙的身上。
这解缙出自书香门第,打小就有神童之称,能言善辩,满腹经纶,太祖皇帝都听过他的名头,无疑是内阁之中最耀眼的一个。
感受到了皇帝陛下的目光,解缙便开口回答道:“陛下,天下僧俗百姓也苦于银钱笨重,何况陛下外严内仁、知人善任,百姓无不拜服,因而定然都能够接受宝钞,市面上银钱的交易全部使用宝钞,并不是什么难事。”
朱棣眉头一皱,道:“你真这么想?”
解缙忙道:“陛下明鉴,虽然这天下偶也有一些无知百姓尚还囤积银钱,不过这些都不足为虑。”
“而且陛下九五之尊,若是明发圣旨,这普天下的臣民,谁敢不遵守呢?”
朱棣听得心中一阵腻歪,忍不住笑道:“那万一百姓不认可宝钞,非要使用银钱呢?”
解缙似乎听出了一些弦外之音。
他是何其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皇帝突然过问这件事,一定是有人在皇帝身边说了什么。
甚至解缙往深里去想,更是细思恐极。
毕竟皇帝陛下为了发行宝钞做了长久准备,当初提议禁止银钱,就是他解缙提出的建言!
嗯,莫不是有人故意借这件事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表面上是非议禁止银钱,实际上却是奔着他解缙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