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科举分明经和进士两科,另外,明经科与进士科还有明显的区别,两科虽然都有考效策论,但明经科的题目会简单一些。明经科主要考效的是背诵、对经典的熟练程度,知识面广度,其对文学才能得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为勤勉者。
进士科则不但要考效学子对经典文学的熟悉,还要考察文学才能,比如诗词歌赋等水平,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深刻理解等。
通常由明经科上岸的进士会成为地方官员的预备选,而由进士科上岸的进士则会有一部分留京备选任职,或则未来数年之后进入王朝的权力中心。
唐朝共一千五百七七个郡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子并没有条件参加县学,且无山长对明经和进士科进行指导,这样也导致了许多学子并不熟悉科举制度以及很多规制上的限制。直到唐初时,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太宗皇帝亲自下令地方郡县每逢春闱前必请当地书院山长对明经科和进士科进行公开授课。
此举曾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各地方郡县的学子了解科举制度,但因大唐幅员辽阔,很多地方还是未能惠及,后又因各地方书院山长资质参差不齐,所授内容有所限制。一般在京畿等要地经常会请一些当世大儒进行宣讲,但地处偏远的蜀地等却很少有当世大儒会来此处,或是愿意公开授课。
像燕公这样的明经科大儒愿意公开授课的情况实属不可多得,因此当燕公将要在明年春闱之前公开授课的消息一传出来,整个益州城的学子圈便沸腾起来,打从昨日傍晚便陆陆续续有周围郡县的学子陆陆续续赶往广济门。
什邡等人下了车,便见广济门前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石博和几个脸熟的学子早就带着什邡送去的一百多万枚大钱儿在路边搭设的棚户下等候,见他们过来,石博提着的心终于缓缓落下。
他端起茶杯狠狠灌了一口,摸了一把额头的汗,几步迎了上来,没好气儿的说:“怎来的如此晚?再过一会,燕公便要开讲了。”
什邡瞄了一眼棚户边停着的两辆马车,以及讲马车围得严严实实的学子们,心中不免好笑,说道:“待会儿还要劳烦各位学子了。”
这时,林山和方正也驾着马车朝这边过来,车板上摆着几口红木箱子,是昨晚收来的货款。
石博嘴角微抽,顺着她的视线看了一眼林山和方正的马车,讪讪地说:“闻娘子好谋算。”
什邡但笑不语,让一旁的红岭和覃东平把车厢里准备的一些糕点朝食拿出来,对石博说:“几位公子受累了,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石博看着红岭和覃东平摆了一桌子的食盒,打开来,里面的糕点还冒着热气儿,憋了一晚的气儿到底还是散了个七七八八。他抖了抖袖摆上冷风吹落的雪片子,招呼身后的同窗过来。
一百多万枚大钱儿全在书院放着,他们是真真一眼都不敢错开。
到辰时中,已经年到古稀的燕公在弟子的搀扶下缓缓走上广济门前的高台。高台下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看向这位胸怀天下的当世大儒。
燕公的宣讲生动且满含对明经的独特见解,其中最为精炼的还是燕公对科举制度的详细解读,以及其中各种规制的应对,这无异于给明年初即将参加春闱的学子们一记强心剂,使得他们在科考时能跟如鱼得水地应对各种状况。
在科考中,学识的累积固然重要,但在考场面对题目的应对发挥,以及心态更能决定最终名次。
燕公虽然年岁已大,但仍旧寒风中足足站了一个时辰,从明经科讲到进士科,所涵盖内容绝非益州城内任何一个书院与山长所能授予,台下学子们亦是听的目不转睛,即便脚下已经冻得麻木无觉,也未敢撼动半分。
燕公在弟子的搀扶下走到台前,一双满是风霜的眸里外溢着对所有学子们的期许,双手高举与胸前,做学士礼:“圣上开科举,意欲选拔天下人才,入朝为官,为的是为天下百姓谋福,为圣上尽忠,望各位学子此后能谨记于心,切勿忘了初心。”
“学生谨记!”
“学生谨记!”
……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高昂应声,情状之感人,便是什邡都忍不住对高台上的这位老者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诸位,今日老朽有幸能在此为广大学子们传授些许经验,实乃幸事。在此,老朽也卖个脸皮,请一位小友上来说几句。”燕公回头看向高台边的林昇,朝他招了招手,“昇哥儿,来。”
林昇走上前,燕公拍拍他的肩膀:“接下来的事,能处理好么?”
林昇感激地点头说:“燕公辛苦了!我和林家都准备好了。”
燕公满意地笑笑,这位老者已经在寒风中冻了一个多时辰,下垮的嘴角微微泛着青紫。林昇心中不落忍,若非林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又何故请燕公出来?于是说道:“是晚辈连累燕公,稍后会去请罪。”
燕公不欲多说,示意弟子扶着他下了高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