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家一家人缓缓地走下楼时,楼道里的光线有些昏暗。
尽管如此,还是有眼尖的邻里看到了他们,并热情地上前询问起来。
面对邻里们好奇而关切的目光和连珠炮似的问题,林小弟不慌不忙地微笑着回答道:
“各位叔叔婶子,我爸他们呀,听说我要给姐姐寄信,就琢磨着一块儿去给姐姐买点年货,顺便寄过去呢。
你们想想看,姐姐刚到乡下,人生地不熟的,那里能买到像咱们这里这么齐全的东西来过年吗?
恐怕很多咱们这儿常见的东西,乡下都没有呢。
再说啦,姐姐一个小姑娘家,初到陌生环境,肯定会不习惯的。
尤其是那些好吃的饼干、糖果还有麦乳精什么的,乡下说不定很难买到哦。
这不快要过年了嘛,总得给姐姐买点好东西,让她好好补补身子。
毕竟姐姐每天都要辛苦地干农活,不像我还在上学,可以少吃点这些。
但姐姐可不一样啊,她太辛苦了,所以一定要吃好!
正好我也要给姐姐寄信,就想着把这些年货跟信件一起通过快递寄过去啦。”
听完林小弟这一番合情合理且言辞恳切的解释之后,周围的众人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大家心里都明白,林家对女儿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而听见自家儿子这样对其余邻居说的,林父林母也不反驳,就任由自家小儿子自由发挥。
他们只是静静的站在自家儿子身后,微笑着看着向他们投来目光的邻居,有那关系较好的还会点点头表示打招呼呢!
毕竟过一会儿,林家一家人确实还要从邮局那里下车,去取自家闺女寄回来的那个大大的包裹呢。
而当那些听到林小弟这番话的人们反应过来后,纷纷觉得这样的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整个林家对于已经下乡的林思恬的担忧之情,可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如今,林家留在家里的这一大家子竟然全体出动,目的仅仅只是为远在他乡的林思恬购置年货,如此温馨感人的场景,实在是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忍不住心生感慨。
尤其是那些家中同样有着闺女的人家,此刻更是不由自主地发出阵阵叹息。
他们一边看着林家忙前忙后的身影,一边暗自思忖着:
瞧瞧人家这一大家子,对待那个下乡的闺女真是好到没话说啊!
要知道,在林家生活的这片区域中,可不单单只有林家的闺女下了乡,还有不少其他家庭的孩子呢。
然而,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地方,却很少见到别家像林家这样,隔三岔五就给远方的孩子寄送各种物品,更别说是精心准备年货这种贴心之举了。
甚至,他们所了解到的一些家庭里,居然还会出现父母写信向自家下乡的儿女索要粮食的情况!
相比之下,林家对林思恬的关爱和照顾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怎能不让人羡慕又感叹呢?
为什么会知道有的人家向下乡的闺女儿子索要粮食的事儿呢?
自然是那些个人家自个儿拿着从自家乡下闺女,儿子那儿剥削来的粮食,给他们面前炫耀过呢。
毕竟在他们口中在京都里购买粮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不仅需要钱,还要粮票呢。
而在城中生活的大多数家庭中,所拥有的粮票数量简直少得可怜。
往往一家人当中也就那么一丁点粮票而已。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家仅仅只有一名工人,稍微情况好一些的可能会有两名工人。
可是,仅靠这一两个工人的收入来养活一大家子人,粮票怎么可能够用呢?
一旦家里的粮票不足以满足全家的口粮需求时,人们别无他法,只能冒险前往黑市购买高价粮食。
所以说,有些人家就琢磨着:自家的闺女和儿子都已经下乡去了,过起了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既然如此,向他们讨要一些粮食回来孝顺长辈也是合情合理的嘛。
然而,就在大家得知还有这样的人的存在之后,再看看人家林家人的所作所为,这鲜明的对比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林家人的做法实在是太让人钦佩了,真可谓是当之无愧能够成为大领导的人家呀!
瞧瞧他们办起事来多么光明磊落、大方得体!
就在这时,林家一家人乘坐着一辆小汽车,缓缓地离开了这个充满议论声的地方。
看到林家这般威风凛凛、神气十足的模样,那些邻里邻居们又开始七嘴八舌地夸赞起来,各种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有的说林家真是教子有方,培养出这么出色的子女;有的则感叹林家的家风优良,为人处世令人敬仰……
总之,对于林家,人们的赞美之声此起彼伏,久久回荡在这片街区之中。
她们一群人眼巴巴地望着汽车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尽头,方才收回目光,但脚下却没有停歇,不住地跺着脚,仿佛这样能够宣泄心中的羡慕与不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