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金銮殿里,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端坐着,大明第一叛将吴三贵躬身立于堂下。
“赐茶。”多尔衮声音不高,不怒自威,这套把戏,他在前世玩儿得贼溜。
“谢摄政王赐茶。”吴三桂心翼翼地接过茶,象征性的呡了一口道。自从去年剿杀李自成以来,清廷便有了些飞鸟尽良弓藏的意思,将吴三桂发配去了锦州,加之随同豪格出征,吴三桂感觉自己越加门庭冷落了,如今突蒙召见,不知是福是祸。
“平西王近来可好?”“回摄政王,臣在锦州,一切尚好,多谢摄政王挂念。”这般一问一答,君臣之间实则已生嫌隙。多尔衮知晓自己将吴三桂冷落了大半年,致使吴三桂心生落寞,然而这并非他多尔衮所愿,实乃满洲的老兄弟们意见难以统一。“平西王从龙进京,功勋卓着,朝廷命你军在锦州休整些许时日,乃是体恤将士们的辛劳。”多尔衮面色凝重。“将士们感念朝廷的厚恩,即便肝脑涂地也难报朝廷万一。”吴三桂恭敬地回话。
“将士们的忠心耿耿,皇上和本王都看在眼里。现在南部西部还没有平定,朝廷还有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们。”吴三桂李自成恨之入骨,在剿灭大顺军的战斗中表现得十分勇猛,但对于明朝的旧主人,他多少还是留有一些余地。
此外,他与豪格之间也有着一定的感情。因此,清朝廷对他有所猜忌,将他闲置在锦州长达一年之久。现在豪格已经死在了狱中,多铎、勒克德浑、尼堪、满达海等重要将领率领的大军刚刚从南方征讨回来,需要好好休整。此时,清朝廷迫切需要吴三桂挥作用。
多尔衮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吴三贵,吴三贵的回答令还是满意的。
“三桂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如今七月天,南方太过炎热,你回锦州后,速作准备,准备9月起大军向南,驻汉中,与四川巡抚李国英同镇西南。”
“是,摄政王。”
煎熬的日子里,李定国还没有忘记增强军事实力,改造轮船是一项重中之重事情,拉东西用得着,打仗也用得着。小艾撑着电量不多,也搜索出了轮船改造的方法,供李定国使用。
后世有这么一句名言“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可见海军发展之慢,早点动手是非常必要的。安民军的海军里有一些大船,李定国、崔直和谯山等人寻找了数日,选定了共十艘大船,具体就是选什么规格的船舶,长度都在60米以上,将这几艘舰只集中的菜园坝,几人再进行反复挑选,总共选出了三艘船作为首批改造的军舰。
接着便是对这三只船进行改造,必须将所有骨架用钢铁结构进行加固,用一根分段式强化的超大矩形钢管(矩形比圆形刚度更好,更能承受风浪和炮弹的冲击)做船的龙骨,以龙骨为基础安装肋骨,以便安装动力系统,并且将动力的反作用力合理地传导给船体,那么船体与骨架接合的地方也要进行加固,以便降低应力,使其在船体木质材料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再接船头加尖,中国古代船不够尖,影响流体力学性能,做一个铁盒子,再用钢架加固后,安装到船头,让船的吃水更浅,载重量更大,在碰撞中也能占到便宜。为所有船包上铁皮,防止敌人火攻,保护船体木料。
接着是给船加装固定式大炮和炮箭,将船武装到牙齿。
吴三桂镇守汉中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重庆,李定国决定利用水军优势进一步控制嘉陵江航道,迫使吴三桂无法大举南下。
连着两日的大雨,嘉陵江水位上涨,崔直带领舰队从南充港出发,向保宁府溯江而上。近百艘战舰在江面航行,想要保密是不可能的。舰队分成四部份,前卫舰队五十艘,中卫舰队近八十般,大炮巨舰约二十艘,后卫舰队约五十艘,四部份迤逦近十里。
钟小旗在前卫舰队旗舰上机警地扫视着江面上的一切,舰队过了牛毛漩进入沈家坝的大弯,这一段江面变窄,河水流速较快,水手们卖力地踏着动力脚踏,舰队吃力地向北行进。
来到大弯口,舰队方向未转,东面宽阔的大江面上,密密麻麻地停着几十艘清军战舰。清军战舰看着十分高大,达到自己舰队的巨舰的身量,配备了双层舰炮,战旗迎风招展,威风凛凛地横阵在大江东面。清军战舰明显希望利用江面宽度增加战舰数量,进而增加攻击强度。
钟小旗急令舰队停止航行,前后分三行排开。
清军战舰也开始转向,希望借此吓阻安民军舰队,他们认为这样的距离,安民军威胁不到自己,如果安民军再前进,那么,就得承受清军战舰的第一轮炮击。
可是他想不到的是,安民军的舰炮早已非当日明军可比。
钟小旗旗舰上升起了蓝色旗帜,各舰上水手迅速抬起炮弹,塞进炮膛里,各舰舰长选定目标,指挥大炮调整炮位,五分钟后,旗舰上升起红旗。
“开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