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影一听便知他说的是反话,气得满脸通红,正要发怒。山根深知二人脾性,急忙打圆场道:“好了好了,三师哥,你有所不知。近年来江湖上屡有人口失踪之事,听洛影说,当时你和洛影与那假王云飞碰面时,还有那数十辆马车离去,想必就是这些马车将这三四百名英雄好汉运走,迷魂香正是他所放的,那人心思缜密,这一系列的事情应该是早有预谋,但就是不知道他们将这些好汉压去哪里?有何目的。所以,我们外出时务必结伴而行,切莫单独行动。”
容先伦心中暗忖:“若真如你所说,那三四百余人都能失踪,难道结伴几人就能幸免于难吗?”然而,他怕自己的疑虑会让小师妹感到恐慌,因此并未将心中所想说出,只是点头表示赞同。
四人又闲聊几句,言谈间洛影屡次与容先伦意见不合,每每交谈不过数句,便起争执。袁梦婷屡次出面相劝,却总是难以平息这场口角。最终,袁梦婷与山根相视无奈,只得先行离去。洛影眼见容先伦被自己气得面红耳赤,心中甚是得意,于是也飘然而去。
容先伦在峨眉派偏殿的一间幽静厢房中安心静养,时光荏苒,已是半月有余。这段时日里,他深得洛星的精心治疗,伤势日渐好转,精神也恢复了不少。每每夜深人静时,他便会独自在白水池中浸泡,月光如水,容先伦只觉放松身心,舒缓疲劳,也逐渐喜欢上这种浸泡的沐浴。
这日清晨,容先伦推开厢房之门,迎面而来的清新空气让他心旷神怡。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到伤势已经大为好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半月来的疗养,不仅让他的身体得到了恢复。
这峨眉山的万年寺,始建于东晋元熙二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初名普贤寺。至唐代乾符三年,住持慧通重建寺庙,因峨眉山属火,寺庙屡遭焚毁,便改名为白水寺。宋代时又更名为白水普贤寺。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建成无梁砖殿后,再次改名为“圣寿万年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万年寺内,本是一处养伤修炼的清净之地,然近日清晨,却被一阵阵剑声打破了宁静。原来是洛影一早便在容先伦门外练剑,随行的竟有十余个如汤头、陈皮之类的跟屁虫。表面上看似陪他练剑,实则奉承他这位峨眉派掌门之孙。洛影言辞犀利,众师兄被他咄咄逼人的话语吓得不敢靠近。
洛影在门外一边练剑,一边尖酸刻薄地讽刺容先伦,喊他“花靓倞”,意指不懂事的小屁孩。容先伦有伤在身,行动不便,只得一脸无奈地躺在床上,任凭洛影如何挑衅也不发一语。每听得洛影一剑划破空气之声,容先伦心中便如刀割一般,辗转反侧,苦不堪言。
翌日,容先伦感觉自己的伤势几乎痊愈,于是走出了房间,微风吹过,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只觉心旷神怡。抬眼望去,只见门外一片翠绿的山峦连绵起伏,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山间的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远处的山峰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山间,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熠熠生辉。偶尔有几只鸟儿从林间飞过,欢快的鸣叫声在空气中回荡,为这片宁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峨眉山的建筑无论是寺庙还是道观,都巧妙地利用了山势的起伏和自然的风貌。建筑材料多以木材为主,配以石基和瓦顶,既美观又坚固。寺庙和道观的布局讲究对称和韵律,与山间的溪流、岩石和古树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幽静的氛围。
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红墙绿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远处的钟楼、鼓楼与近处的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容先伦走出万年寺,凝望着眼前的美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突然,一阵兵器碰撞的声音传入耳中,容先伦寻声慢慢地向前走去,又转了几处拐角,便来到无梁砖殿。
所谓无梁砖殿,乃万年寺第二殿,又称普贤殿,内供普贤菩萨。峨眉山自古被视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故将其供奉于此最后一殿。殿门上书“金粟庄严便是菩萨住处;昙花灿烂照彻纳子爱心”,既是对普贤菩萨的颂扬,也是对信众的勉励。
普贤殿楼上为“藏经楼”,乃保存经卷之地。该殿以砖块砌就,无一木一柱一瓦,既雄伟壮观,又别具一格,颇具古印度建筑风格。其设计思想源于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巧妙融合天地之理,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殿内正中,供奉一尊铜墙铁壁铸就的普贤骑象像,此像乃北宋年间所作,栩栩如生,威武庄严。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只见五六十名峨眉派弟子正在无梁砖殿前的广场练剑,有三四个弟子突然看到了他的到来,同时大声喊道:“什么人?居然敢偷看我们练剑!”
峨眉派中的弟子寒水石吓唬容先伦,道:“你不知江湖中,若是偷看其他门派练武,要挖一双眼珠的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