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重的颂歌声响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学校缓缓揭开神秘的面纱,它的轮廓在光与影的微妙变幻中逐渐清晰。
惊讶地望着这一切,阿依古丽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几乎要忍不住叫出声来。
对于这所自己的母校,她的心中珍藏着数不清的珍贵记忆。
它是若羌县第一所高完中,占地面积约13万平米,教学建筑3栋,拥有标准400米跑道的体育场一个,硬件条件首屈一指。
接收、吸纳了包括周边瀚沙镇等乡镇学生3500余人。
学校多次荣获自治州、县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同步考入瀚沙中学,阿依古丽和买买提江创了望水村一个不大不小的记录。
阿依古丽还记得初入校园的那一天,阳光洒在校园大门那精美的楼兰浮雕上。
并且阿依古丽惊讶地发现,这一切不仅仅是可观看的,更是可以触摸的。现在她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更是一个身临其境的参与者。
这与上一个场景截然不同。
似乎场景已经迭代升级,跨越了1.0版本到2.0版本的鸿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依古丽好奇地四处张望,急切地想要探究这一切究竟与记忆中的画面有何异同。
然而无敌的门卫拦住了她,并且对她问出了哲学上的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到哪儿去?
在急切地跟门卫简单地交流之后,她被放进了校园内部。毕竟是人畜无害的漂亮女子,一路畅通无阻。
这一奇妙的过程让阿依古丽倍感惊奇。她不仅仅是一名可有可无的旁观者,而是切切实实的参与者,而且必须遵守光影中的规则。
跨越门槛之时,她那充满好奇与憧憬的脚步就像入学那天一模一样。
那座矗立在广场中央的楼兰古城微缩模型,仿佛是一位古老的智者,默默见证着她的成长。
细节之处见水平。
阿依古丽根本无法区分现实与虚拟的区别。
这就是她曾经经历过的场景。没有一丝丝防备、没有一丝丝区别。
阿依古丽在校园里狂奔,她要验证一下这是否是真实世界,还是一个拙劣的模仿品。
她找到校园内小树林深处一处人迹罕至的角落。
那是隐藏在她记忆深处的秘密。
角落里静静躺着一张有些陈旧的长椅。阿依古丽还记得那是一张教师办公室的废弃物,属于缺胳膊少腿的残次品,某次打扫卫生之后随意丢弃的物品。
他却将它修葺一新,重新放置在校园内。
虽然破旧却擦拭得干干净净,就如同过去下课后他们经常见到的那样。
长椅旁的地上,用小石子精心拼摆出了他们相识那天的日期,周围还散落着一些野花,花色虽不艳丽,却散发着淡淡的芬芳,恰似当年他们相遇时路边盛开的那些花儿。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这一刻达到了极致;记忆与现实的融合,在此地实现了完美。
阿依古丽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往昔相遇时的一幕幕瞬间涌上心头,那些略带羞涩的眼神交汇、那些磕磕绊绊却又无比真诚的初次交谈,仿佛电影般在她眼前一一放映,让她一时沉浸其中,久久难以自拔。
阿依古丽没有停留,她继续四处游荡着。
教室里,老师们激情澎湃地授课,那深入浅出的讲解,如同一把把钥匙,开启了她求知的大门。
那位被返聘回来的头发花白的老教师尤其令人难忘,他对每个人都是那么温和,那么谦谨。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在充满民族特色的操场上嬉戏玩耍。在射箭场,男生们总是跃跃欲试,展示着自己的箭术,而女生们则在一旁欢呼助威。
阿依古丽看见“她”和闺蜜们在校园操场边的花园里漫步,沿着蜿蜒的石子小路,闻着若羌特有的黄口料散发的清香,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
学校的文化楼曾经是她的精神乐园。
在楼兰文化研究室里,她曾和同学们一起翻阅古老的典籍,探寻楼兰的神秘过往;在民俗展览厅,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让她惊叹不已,也让她对本土民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艺术工作室,她第一次拿起画笔,尝试描绘出心中的家乡望水村,虽然笔触稚嫩,但那是她思乡情和创造力的尽情绽放。
阿依古丽“看”着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老师的辛勤教导,同学的欢声笑语……
曾经如同璀璨的星辰,镶嵌在她记忆的天空的宝贵财富,再次重现在眼前,让她得以触摸。
昨日重现。
然后阿依古丽“看见”了他。
阿依古丽忍俊不禁,她发现他还是那个小跟班的模样。
步入校园生活后,同为望水村的出身天然地让两个半大的小孩相互靠近。他们的情谊在日常的点滴中继续延续着。
每到中午时分,校园的食堂里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她因为被老师留下来帮忙整理作业,常常错过食堂打饭的最佳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