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开封城外有一座宁静的寺庙,名为灵云寺。
这座寺庙依山而建,四周绿树成荫,平日里香火旺盛,信徒众多。每日清晨,那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山谷之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
一日,包公带着公孙策、展昭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出城办事。
回城途中,包公望着那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灵云寺,心中涌起一股敬意,决定进去参拜一番。
踏入寺庙,寺内香烟袅袅,钟声悠扬。大雄宝殿内金碧辉煌,佛像庄严肃穆。
包公等人虔诚地上香参拜完毕后,正欲离开,突然听到后院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包公眉头一皱,说道:“展昭,去看看发生了何事。莫要惊扰了寺中的清静。”
展昭领命,身形如燕,一闪便向后院奔去。不一会儿,展昭回来禀报:“大人,是两个僧人在争吵,似乎是为了一间僧舍的归属问题。吵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脸红脖子粗的。”
包公觉得此事蹊跷,寻常的僧舍之争怎会如此激烈,说道:“走,去瞧瞧。”
众人来到后院,只见两个僧人正吵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一个身材魁梧,满脸通红,另一个则较为瘦弱,却也是气势汹汹。
包公问道:“两位师傅,为何在此争吵?佛门清净之地,应当心平气和才是。”
其中一个僧人抢先说道:“大人,这僧舍本是小僧所住,我外出化缘归来,他非要强占。简直是蛮不讲理!”
另一个僧人立刻反驳道:“胡说,这僧舍是师傅分配给我的。你外出多日,寺里岂能一直空着等你。”
公孙策在一旁说道:“大人,此事或许另有隐情。不像是单纯的僧舍之争。”
包公微微点头,目光深邃,说道:“你们先莫要争吵,带我们去那僧舍看看。是非曲直,一看便知。”
来到僧舍,屋内布置简单,一床、一桌、一椅而已。但包公那敏锐的目光却发现,床底下有一个不太显眼的暗格。
包公指着暗格说道:“这是何物?还不从实招来!”
两个僧人都面露惊慌,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包公脸色一沉,喝道:“打开!”
王朝大步上前,撸起袖子,用力打开暗格。只见里面藏着一些金银珠宝,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还有一封书信。
包公拿起书信,仔细阅读之后,神色愈发凝重,眉头紧锁。
公孙策见状,着急地问道:“大人,信中写了什么?莫不是与此事有关?”
包公说道:“这信中提到,寺中有人与外面的盗匪勾结,利用寺庙作为窝藏赃物之所。此事事关重大,必须彻查到底!”
众人皆惊,展昭瞪大了眼睛,说道:“大人,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将这伙恶徒一网打尽!”
包公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将寺中所有僧人召集到前殿。一个都不许落下!”
不一会儿,寺中僧人都聚集在前殿。殿内气氛紧张,众僧人交头接耳,不知发生了何事。
包公站在殿上,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声如洪钟地说道:“今日本官在寺中发现有人与盗匪勾结,窝藏赃物。若主动坦白,可从轻发落,若被查出,严惩不贷!”
众僧人面面相觑,却无人吭声,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
包公见状,说道:“公孙策,你带人逐一搜查僧人的房间。务必仔细,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公孙策领命而去,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一间间僧舍仔细搜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众人的心情愈发焦急。终于,在一个僧人的房间里发现了更多的赃物和与盗匪联络的信物。
包公问道:“你还有何话说?证据确凿,还不认罪!”
那僧人吓得瘫倒在地,浑身颤抖,声音带着哭腔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大人饶命啊,小僧一时糊涂,被钱财迷了心窍,犯下这等大错。”
原来,他因贪图钱财,与盗匪勾结,将寺庙作为他们的藏身之处和赃物存放点。以为能瞒天过海,却不想被包公发现。
包公怒喝道:“你身为僧人,却不守戒律,犯下如此重罪。来人呐,将他押入大牢,等候审判!佛门圣地,岂容你这等败类玷污!”
处理完此事,包公等人离开寺庙。
路上,展昭说道:“大人,此次若不是您细心,恐怕难以发现这寺庙中的秘密。那些盗匪还不知要逍遥多久。”
包公感慨道:“为官者,当洞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个危害百姓的隐患。哪怕是在这佛门清净之地,也不能掉以轻心。”
包公等人回城之后,此事在开封城传得沸沸扬扬。百姓们对包公的明察秋毫称赞不已,同时也对灵云寺发生的事情感到震惊和愤怒。
几日之后,包公正在府中处理公务,突然展昭来报:“大人,那被关押的僧人在狱中想要见您,说有重要的事情相告。”
包公放下手中的卷宗,说道:“带他上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