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竞争层面的釜底抽薪
核心人才挖掘
团队整体招募:在金融行业,量化投资团队是一些投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家投资公司 F 如果想要打击竞争对手,可以直接招募竞争对手的整个量化投资团队。通过提供更高的薪酬、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先进的研究资源,吸引对方团队整体跳槽。这样一来,竞争对手失去了核心的量化投资团队,就像炉灶失去了提供动力的 “薪柴”,其在量化投资领域的业务能力和竞争力会大幅下降。
关键人才抢夺:对于科技公司来说,首席技术官(CTO)往往是关键人物。公司 G 可以针对竞争对手的 CTO,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待遇和项目机会,将其挖走。CTO 的离开可能会导致竞争对手的技术研发方向混乱、技术战略调整滞后等问题,因为 CTO 在技术决策和团队引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就相当于从竞争对手的技术 “炉灶” 下抽走了重要的 “薪柴”。
人才培养渠道阻断
学术资源垄断:在新兴的人工智能领域,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一家大型科技企业 H 可以与顶尖高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设立独家奖学金、实习项目和研究课题。这样,企业 H 能够优先获得这些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竞争对手获取新鲜血液的渠道。竞争对手由于缺乏与高校的紧密合作,在人才储备方面就会落后,如同失去了人才这一重要的 “薪柴” 来维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行业培训控制:企业还可以控制行业培训资源。例如,在美容行业,一家大型美容连锁企业 I 可以举办独家的美容师培训课程,邀请行业内知名的培训师授课。并且规定,参加培训的美容师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为竞争对手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企业 I 垄断了优质的美容师培训资源,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招聘到经过专业培训的美容师,就像在美容行业的人才供应链上抽走了关键的 “薪柴”。
技术与专利层面的釜底抽薪
专利诉讼与技术封锁
专利侵权诉讼:在智能手机行业,企业之间的专利纠纷频繁。如果企业 J 发现竞争对手企业 K 的产品可能侵犯了自己的某项关键专利,如屏幕显示技术专利。企业 J 可以发起专利侵权诉讼,要求法院禁止企业 K 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或者要求高额赔偿。这种专利诉讼就像在企业 K 的产品 “炉灶” 下抽走了技术合法性这一 “薪柴”,使得企业 K 的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受到严重阻碍。
技术标准封锁:对于一些新兴技术领域,如 5G 通信技术,掌握核心技术标准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标准封锁来打击竞争对手。企业 L 是 5G 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它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标准优势,限制竞争对手在某些关键技术应用场景中的使用。例如,在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标准应用方面,企业 L 通过专利和技术联盟等方式,使得竞争对手无法使用其核心技术标准,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就像被抽走了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 “薪柴”。
技术研发方向误导
虚假信息发布:在电动汽车行业,企业 M 为了干扰竞争对手的研发方向,可以故意发布一些虚假的技术研发信息。例如,企业 M 对外宣称正在大力研发一种全新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并且即将投入量产。竞争对手企业 N 得到这个消息后,可能会调整自己的研发方向,将资源投入到类似的技术研发中。但实际上,企业 M 只是放出的烟雾弹,自己却在其他关键技术,如电池快充技术上默默发力。当企业 N 发现被误导时,已经在错误的研发方向上浪费了时间和资源,就像被抽走了有效研发这一 “薪柴”,在技术竞争中落后。
行业趋势误导:企业还可以通过影响行业舆论来误导竞争对手的技术决策。在智能家居领域,企业 O 通过行业报告、专家观点等渠道,宣传一种看似有前景但实际存在技术瓶颈的智能家居系统集成方案。竞争对手企业 P 如果被这种舆论误导,将资源投入到这个方案的研发和推广中,可能会陷入困境。而企业 O 则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真正有市场潜力的技术方向上,如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等,取得优势,就像在企业 P 的技术发展 “炉灶” 下抽走了正确决策的 “薪柴”。
除了供应链和物流渠道,还有哪些领域可以运用“釜底抽薪”策略?
技术研发领域
专利技术封锁:在医药行业,专利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大型药企可以通过专利布局对竞争对手实施釜底抽薪策略。例如,一家药企 A 拥有某种关键药物的核心专利,并且围绕这个专利进行了一系列的周边专利申请,构建起严密的专利壁垒。当竞争对手药企 B 试图研发类似药物时,就会受到专利限制。药企 A 还可以通过专利诉讼等手段,阻止药企 B 的研发进程或者要求高额赔偿。这种专利封锁就像抽走了药企 B 在该药物研发领域的 “薪柴”,使其研发工作受到阻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