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局势的准确把握
- 知己知彼:诸葛亮与司马懿都是当时的顶尖人才,彼此了解。诸葛亮清楚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的处境和心态,知道他需要借助与蜀汉的战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不会轻易将自己置于绝境。
- 形势所迫无奈为之:当时诸葛亮身边兵力极少,只有二千五百人,而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实力悬殊巨大。在这种绝境下,诸葛亮别无他法,只能冒险使出空城计,而这反而让司马懿觉得其中可能有诈。
自身演技与气质
- 演技逼真:诸葛亮本人的表演非常到位,他披鹤氅,戴纶巾,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整个状态从容不迫,仿佛城中真的有千军万马,让司马懿看不出破绽。
- 人格魅力与威望:诸葛亮在长期的战争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和人格魅力,司马懿对他的才能也十分忌惮。这种无形的影响力也使得司马懿在面对空城计时,不敢轻易做出决策。
对手的利益考量
- 养寇自重心理:司马懿明白若活捉或杀死诸葛亮,自己可能会面临“兔死狗烹”的下场。蜀汉一旦被灭,他对于曹魏政权而言可能就失去了利用价值,甚至会遭到猜忌和打压,所以他选择了故意中计,放诸葛亮一马。
- 战争利益需求:战争可以为司马懿带来权力、地位和利益。如果消灭了诸葛亮,蜀魏之间的战争可能就会结束,他将失去在战争中捞取好处、扩充势力的机会,因此他有保留诸葛亮的动机。
喜欢借古鉴今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借古鉴今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