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杂草,晒稻杆,脱粒,晾稻谷.....
上半年的农忙总算告一段落,大人们都歇了口气。
平常没什么事,陈大竹兄弟俩到镇上的码头去做一些苦力补贴家里,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六十文钱。
老陈头会用竹子编一些箩筐,篮子,斗笠,背篓等等,偶尔会有村民来买。家中女人们则在客堂做女红补贴家用。
离陈家村二十里地的地方,有个龙门镇。
它旁边有一条河,也叫龙门,河面宽五十米。平时有一些中小船来来往往。
因此形成了一个小码头,码头旁边就是集市,主要是方便村民买卖交易。
一个月的二、五、八......这样赶大集。
平常镇上也有人开店,但卖的东西没有集市便宜,所以村民错过这一日赶集,也会多等几天。
就为了便宜一点。
今日是四号,明日正好是镇上开集的日子。
钱氏坐在堂屋,拿出了之前弄好兔皮慢慢抚平,好卖个好价钱,鸡蛋和兔子干也早早收拾好,就等着明天的到来拿去卖。
三毛拿着一个小板凳坐到旁边,等钱氏抚平好兔皮后,才说道:“奶奶,明天我也想跟着你们去镇上,我还没有去过呢。”
钱氏哄着道:“你一个小娃娃,跟着去干什么?”
“集市又远,又是人挤人,我和你爹是去卖东西做工,顾不上看你,你就和姐姐在家待着,等奶奶回来给你买糖吃。”
“就是,乖孙,和爷爷在家,爷爷给你编个竹蜻蜓玩。”老陈头在旁边抽了抽烟道。
陈三毛知道机会不容错过,赶紧摇着奶奶钱氏粗糙的大手撒娇道:“奶奶,我不要糖,让我和你们一起去吧,不会跟别人走的,让我去嘛。”
钱氏也有点松动道:“他爷爷,你说让三毛去吗?要不看紧一点就是了,卖了东西就回来。”
老陈头狠狠地吸了一大块旱烟,就像是做了个特别大的决定一样,说道:“这一次就让他去,他要是不听话,以后就不带了。”
三毛立马跑到爷爷旁边,拍马屁道:“爷爷,你最好了,我一定听话,很乖的,不会乱跑。”
二喜三喜站在门口羡慕地看着弟弟,她们两个也没有去过镇上,不过她们可不敢开口说要去。
因为奶奶不会让她们去的。
........
次日早上。
早早喝过稀粥后,钱氏带着儿子孙子一起来到村口榕树下时,这时已经有几个村民在等牛车了。
大家见面后打了招呼,就东一句长西一句短聊了起来。
一会说这家媳妇不做饭,一会说这家男人赖,就连村中鸡不生蛋,公狗打架都要说一遍......
等牛车来时,村里的大小事已经被说了一遍,还不带重样。
牛车是村长儿子家的,全村就只有村长家有两头黄牛,农忙时用来犁地,平常就用来拉车挣钱。
清晨出发,申时在镇子大门外集合再一起返回。
一人一次来回一文。
龙门镇是个中等的镇子,有酒楼,米铺,裁缝铺,码头,集市等。
因为今天是开集市的日子,镇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大家刚下牛车,还没有进镇,就听到各种买卖的声音,有卖馄饨,卖糖葫芦,卖瓜果........
“糍粑,糍粑,好吃又不粘牙......”
“自家做滴酥糖哩......”
“糖葫芦,卖糖葫芦喽!酸酸甜甜的糖葫芦.......”
“包子,卖包子了,又大又圆的素包子嘞,一文钱一个.......”
在镇门口,陈大竹想去小码头看看有没有能挣钱的苦力,就和钱氏他们分开了。
集市在镇子东南角,摆之前要交一文钱的费用,就会得到一个木制的小牌子,走之前需要交还回去。
由于来的比较晚,好的位置都被占完了,三毛和奶奶带着两个篮子走到最里面,和旁边的人打了个招呼就开摆了。
摆了半个时辰,靠着奶奶吆喝声鸡蛋才卖出几个,兔肉和兔皮无人问津。
实在是位置太靠后了。
人没走到这一半的东西都买完了,加上兔肉和兔皮价格贵,村民可舍不得买这些东西。
三毛担心一直卖不出去,也加入吆喝的队伍,但人小声音细,完全被其他人的声音覆盖过去。
三毛灵机一动,想到前世路边二元店,于是拿着一个鸡蛋站在奶奶旁边,大声喊着。
“卖鸡蛋了,又大又圆鸡蛋嘞,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个大鸡蛋只要两文钱,看一看挑一挑嘞,个个只要两文。”
鸡蛋在三毛小手里显的特别大,还真的吸引了不少人来看。
不到半个时辰,一篮子四十个鸡蛋都卖完了。
喝了一口水润润喉咙,三毛看着兔子肉和兔皮依旧卖不出去,刚刚高兴的脸顿时垮了下来。
“奶奶,这两个东西没人买,咋办啊。”
“别急,咱们的位置不好,这次不成就下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