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铺头的日子没有梨欣预想中忙得不可开交。
修车档刚开张那段时间没什么客人。虽然不少的周边居民家里都有自行车,但因为不熟悉这家新开的档,没多少人来光顾。
许多人还是更愿意把车带给一些常在这带流动的修车匠维护,因为他们更熟悉。
在有空的时候,梨致福便会教梨欣一些简单的本领,比如怎么补轮胎、上链子和换刹车片,亦或者如何给人装铃铛、车筐和坐垫。
正如梨欣以前在学校的表现,这些本领她也学得很快,没多久便能自己看铺了。
大多数人带来的车都是一些小毛病小改装,或者干脆只是打个气上个油,梨欣一个人便能替爸爸处理。
除非碰上少数情况,比如换脚踏轴承之类的“大工程”,或者调整车把朝向之类的“高指标”,她才需要找爸爸求助。
等女儿能帮忙守铺头了,梨致福就开始成天待在后头的小工坊里,接一些给小商户造简单自行车部件或者组装自行车的活来挣外快。
随着时间流逝,他的修车档在周边居民的口口相传里有了些名气,来的人开始日渐增多,梨欣要做的事也慢慢多了起来。
刚开始那会儿她依然很怀念在学校和同学们玩的日子,干活也有些心不在焉。不过试着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后,她又从中找出了一种获得满足感的办法,那就是接过车主递来的钞票。
虽然一般都是几分一角之类的小钱,但那些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挣来的,是完完全全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即使有时候遇上没法解决的问题、必须要去后头把爸爸叫出来,顾客一般也都会夸她一句懂事和能帮忙,这种优待可是爸爸从没得过的。
找到干劲后,梨欣也学会了专心接受这份差事,甚至在没顾客时还会自己拆一些爸爸收回来的废弃自行车来练习。
所谓熟练工就是这样练起的吧,说不定以后长大了第一次入厂就能领比同龄人多一半的工资呢。
只是爸爸一直都待在工坊里干活,基本不会注意到自己在外面这样努力,更没试过夸自己干得好;甚至她偶尔去后面求援时,还要担心会不会因为打断爸爸工作而挨批。
梨欣有些郁闷,为什么顾客们就能那么容易地说出赞扬的话来?
难道是因为在顾客们眼里,自己是个十二岁就能给家里挣钱的女孩?而在爸爸眼里,自己是个刚好完成本份工作的女儿?
那么妈妈又是怎么看自己的,她也没夸过女儿,她也觉得自己只是在做本份工作吗?
梨欣偶尔会想到这种事情,又常常会为此感到泄气;当然,她没法直接去问爸妈这种事情,他们也从来不谈这些不实际的话题。
妈妈一直在上班,爸爸一直在接订单工作,自己也一直在守铺头;靠这些渠道满足家里四张嘴吃喝穿住的需求和慢慢攒一些后备资金才是最实际的事情。
但说来也奇怪,自己加入了工作,不去上班的爸爸也没浪费掉原本要去挣钱的时间,可家里的情况还是那样中规中矩。
多耗了成本理应会有更多的利润,现在它去哪儿了?这两年爸妈吵过几次架,虽然每次梨欣都会带着妹妹躲起来,但她能听出就是为了这件事吵。
或许开这家档的回报终究没有上班那么好,也许因为爸爸吃的烟酒渐渐多了起来,又可能是家里多了雨妹的开销,他们总争不出个定数。
梨欣不懂这些复杂的事情,而且她也并非不满足于现在这种境况。每天靠自己双手挣来的钱虽然跟发财不沾边,但已经够自己吃饱喝足了,这还有什么不够的?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过,在广城以外的广大地区还有许多贫苦群众,他们才是更需要发愁的人……不过他们会为此发愁吗?
每次太久没有顾客上门,梨欣便老会想这些杂七杂八的事。
爸爸在后头小工坊里打磨零件或组装单车的声音基本传不到前面,街上又没有多嘈杂,铺头里太安静反而不利于梨欣专注地无所事事。
想太多有时候反而比干活还累,所以她经常要做些什么来分散注意力。
除了把那几辆废弃单车拆了装装了拆,她的消遣活动还有听收音机。收音机的电池不贵,两节就够梨欣听很久很久。
一般她喜欢看看观众点播节目里又有谁点了什么流行歌,或者听听小说或评书栏目有什么有意思的讲书,再不济也可以听会儿天气预报来预测接下来档里哪类顾客可能会多一些。
但她得挑妹妹不注意这边的时候,不然她可能会抢着要听星星火炬栏目里的爷爷讲儿童故事;她非常喜欢那个爷爷,但梨欣不大好这口。
本来梨致福打算在白天出工时依然把梨雨关在三楼的家里,但她长大了些后就关不住了,于是照看她的工作自然落到了梨欣的肩膀上。
在铺头里带妹妹不难,稍微教一下她就能分清哪些东西不能玩不能吃,在角落圈块地方摆上玩具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