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人的事情,许珠珠做得多了,眼下见吴娘子神情暗淡。
她脑瓜子飞速运转,想到主意后,便屁颠屁颠地跑过去,随意拿起了一本画着许多图案的来书。
“哇,这书真好看!”
倒着举了起来,放在眼前看了又看,十分喜欢的模样。
随后又装作疑惑的模样,歪着脑袋凑到吴娘子眼皮子底下,认真请教,“吴娘子,我不识字,你能读给我听嘛?”
许安也聪明,听到许珠珠这么问,立马追了上来,拉住了许珠珠,“珠珠,咱们别吵着娘亲和吴娘子,哥哥来帮你读。”
还背着吴娘子,朝着她比了个“嘘声”的手势,示意她别乱说话。
许珠珠笑嘻嘻地推开他哥的手。
然而,吴娘子并未计较,她只是摇了摇头,笑容更见苦涩,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也不识字的。”
听了这话,许安顿觉懊恼,怪许珠珠童言无忌的同时,只恨自己没拉住自己妹妹。
谁知许珠珠听到这话,不觉有什么,反而哈哈笑了起来。
许安直叹妹妹糊涂,自己妹妹平时那么机灵的人,怎么今天就看不明白了?
他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许珠珠咧着个大嘴,笑道:
“我也不识字,爹爹告诉我,不是识字也不要紧,只要我乖乖的,不做坏人,就是好孩子。”
书铺不大,一共就两个书架子,上面的书种类也不是很多,大多数都是给儿童启蒙用的,或是一些打发时间的话本杂书,或是挂画。
许珠珠稚嫩的声音回荡在书铺的里,书架间,吴娘子的耳边,遁入心坎。
毫无征兆的,吴娘子噗嗤一笑,随即突然放声大笑了起来,那笑声里满是轻松。
她一个大人,怎么还没个小孩子看得明白呢?
笑后,又没忍住抱了抱许珠珠,夸道:“你爹爹说得对,你真是个好孩子。”
在书架后面的张荷,隔着缝隙看着吴娘子和自己的两个孩子,会心一笑。
不过,她找了许久,在书架上都没找到她相公要的那本书。
没办法,只得询问架子另一侧的吴娘子,“这里的书我都看过了,也找过了,似乎没有,吴娘子,铺子里还有其他地方来存放书吗?”
良久之后,张荷迟迟听不到吴娘子回答,从后面绕了过来,又问了一遍。
“什么?”
吴娘子笑着放下许珠珠,这才回过神来,但抬头的一瞬间,目光也随之呆滞了片刻,明显没有听到张荷说了什么。
随后见到张荷两手空空,就明白过来了。
“没有找到吗?”
她为自己方才的失态惭愧,又忙反问了一句。
“瞧我,做的什么事情!”还不等张荷回答,她便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眼神中充满歉意,“相公常说,青山镇的人没几个爱读书的,特别是经书史录之类的更是三五年之久,都无人问津,更别说卖出去过一两本了,因而不太进这些书,若有要的,需要的等上一个月,能我家相公去县里进书,再带一本回来……”
吴娘子说着,一面还不停地给张荷道歉,倒弄得张荷有些不好意思了。
想想也是,吃穿还愁的地方,出一个书塾就不错了,她自己偶尔也听胡三娘跟她念叨。
说这么多年,整个青山镇就出了一两个秀才老爷,那些人的家人神气得不行,又说她作为一个秀才娘子,村里人都羡慕得不得了。
每每说到这里,张荷都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她其实不在意相公是秀才还是举人,也不觉得这是该众人羡慕的事情。
只是自家相公只有考上了秀才,才略微对得起她相公那些年,苦读的日子,至于什么“老爷”不“老爷”的,她觉得算不了什么。
秀才这本没什么,除了不用赋税,也说不上其它确切的好处,若要说其他实在的好处,只怕得等她相公中了举人再说,就是不知道这科举什么时候才开……
不过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张荷也没什么办法,忙笑说没事。
“这也是无法的事情,也罢,那就等下个月再说。”
二人又说了会儿子话,吴娘子瞧着张荷虽笑容满脸,但眉眼间的遗憾还是若隐若现,觉得很是过意不去。
四处张望之下,猛想起自家相公在柜台后面还放了一堆书。
只不过那是她相公自己的,她也不认识。
“许娘子,你瞧瞧这里?这是我家相公自己收的,快七八年了,我一时间也没想起来。”
说罢,便将张荷拉到柜台后面,打开了一个柜门。
柜子里一堆堆封面四周都翻得卷曲的,装订的线也崩开了不少,又用新的棉线缝上的书。
张荷咦了一声,发现确实是自己相公要看的那些书。
她随意拿起一本《春秋》来,仔细看过,眉间凝起了疑惑。
“这书虽破旧,但看着却不像是不用的。”
毕竟若是真的藏起来七八年了,上面居然一点灰都没有。
她粗略地翻看着,见上面的批注似乎还是新墨,不禁更加疑惑了,感叹道:“想来吴先生是很爱惜这些书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