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要去哪里?
乞力要去的地方是夷播海,就是今天的巴尔喀什湖,大汉说这是夷播海。
是位于今日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一个巨大的内流湖。
这是一个内陆冰川堰塞湖,是世界上第四长湖,乌孙和匈奴为了这片土地发生过无数战争。
夷播海很特别的,它的东西两部分水质不同。西半部是淡水,而东半部是咸水。这种“一湖两水”的现象是由于伊犁河等河流主要流入湖的西部,而东部缺少河流注入,加之湖区气候干旱,湖水蒸发量大,导致湖水含盐量增多。
巴尔喀什湖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年平均气温10℃,东部9℃,年降水量430毫米。湖面在11月底到4月初会结冰。
这里有伊犁河、库尔乌苏河(卡拉塔尔河)、勒布什河(列普瑟河)、爱古斯河(阿亚古兹河)流过这片土地,这些河流又会分支出无数支流,千万年河流的泛滥带来泥土和淤泥,给这片草原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乌孙人最终失去了这片土地,当老人们曾说,那里只要撒一把种子,就能有不可思议的粮食收获。
大汉称这里“夷播海”,但乌孙人称这里“四河草原”。
要想让匈奴人离开西域,那就必须占据这里,这里是匈奴人在整个西边的牧马之地,就如同大汉那边的河套之地。
一万不奴族轻骑兵,不断在草原和荒漠间,汇聚然后再分散。他们如同进入这片宽广天地的游龙,快如疾风。
匈奴人已经知道他们来了,可这群轻骑兵将部队分为两波。一千人押着妇女和孩子在后面以每日八十里的速度在向着东面移动,而九千轻骑兵则每日以一百一十里的速度在前面快速扫荡。他们的速度和匈奴牧民向后传递消息的速度几乎差不多,匈奴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每一次只要攻下一个匈奴部落,就会派出一个百人队去到下一个集合点,等待后面部队的抵达。
这个百人队,在交接物资和人口之后,再次以更快的速度向东驰骋,去追逐大部队。
乞力每七天会在一个集合点,汇集所有部队,然后统计部队人数。
结果,当他仔细审视自己所率领的部队时,惊讶地发现其规模竟然越来越庞大。这一现象令他感到十分诧异,于是赶忙派人去询问其中缘由。经过一番打听之后方才得知,原来有许多原本隶属于匈奴人的其他部落,竟纷纷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四处寻觅着不奴族,并主动请求加入他们的队伍。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深入了解后才明白,原来是匈奴人在严寒的冬日里,毫不留情地夺走了那些部落本就少得可怜的粮食储备。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这些部落中的老人和孩子最终都难以抵御饥饿与寒冷的侵袭,悲惨地饿死在了无情的风雪之中。
无尽的仇恨如瘟疫一般在人们的心中迅速蔓延开来,无法遏制。而此时不奴人的强大骑兵,则如同那一把熊熊燃烧、势不可挡的燎原之火,瞬间将整片草原彻底点燃!
草原就是这样,当一个部族强大起来,就需要更多的草场和粮食。草原看上去很大,辽阔无边,可真正适合放牧的地区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地方是荒漠,草木匮乏,不足以支撑部落的生存和发展。
就像肥美的四河草原,两百年前曾属于乌孙,匈奴人用屠杀将乌孙人驱逐,用那片土地养育更多的匈奴人口。
于是匈奴越强大,乌孙越衰弱。
匈奴人不但这样对待乌孙,也这样对待其他的游牧部落,匈奴人的部族文明,极其简单的野蛮制度和狭隘的民族心胸,根本不足以真正驾驭这片草原。
乞力在七月三日,让十个千夫长上报了各自的人数给白马少年,那少年统计完之后,将一个数字交到他手里。
乞力在营帐里,猛地站了起来,对白马少年喊道:“把所有的千夫长叫来!”
他再次拿起那份白马少年做的报告,确认了一下上面的数字。
那数字写着,战士一万六千七百人,妇孺两万三千人。
他没有搞清楚,这一路打仗,怎么战士会越打越多?他要问个明白。
十个千夫长向他汇报以后,才明白已经有十个小部落,大约一万一千人已经加入了他们。
其中所有的男人都拿起了武器加入军队,而妇孺和老人全部加入了后面的大车队。
乞力问:“他们都有马匹,武器和铠甲吗?”
一位千夫长走上前来,说道:“马匹是他们自己的,但我们补充了一些匈奴人的马匹,让他们也可以至少一人双马。另外,大多数人都有弓和箭矢,我们将匈奴人的武器和苗刀分了一部分给他们,做到一人至少有一把武器;大多数人都没有皮甲,我们将匈奴人多出来的牛皮帐篷拆掉,将牛皮交给后面的队伍,正在帮他们制作。”
“粮食还够吗?”,这是乞力最担心的问题。
千夫长说道:“如果算上所有妇孺,干粮以及缴获的匈奴人牛羊,够我们吃二十五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