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里,罗伊人会见老友,加深感情,杨帆为公司的事,忙得几乎脚不沾地。
从选址、选人、办理执照、拟定协议、开户……一样样敲定落实。
期间,两人走访了向导家,在贫民窟,见到可怜的一家人。
杨帆给了一些补助,答应他们来公司工作。
五个孩子,大的十八九岁,骨瘦如柴,小的十一二岁,稚气未脱。
莎娅说,贫民窟的孩子,大部分很诚实,如果给他们一份工作,会死心塌地为你卖命。
杨帆记住了,计划实施后,需要大量的人,不仅需要高阶的管理性人才,更需要普通劳动力,忠诚的员工。
沿途见到许多贫民,面有菜色,无所事事,站在房下看着行人发呆。
钱到位后,事情办得很顺利,莎娅利用家族关系,走绿色通道,节省大量程序。
莎娅很贴心,招了两位懂汉语和阿语的大学生接话员,将杨帆解脱出来。
有了固定的办事人员,事情就简单了,接到推特和连登上的代购订单,杨帆发到国内对接,将联系方式交给办事人员。
失踪之前的货也到了,对方收到货,十分满意,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口碑,找公司代购商品的人越来越多。
杨帆整理出国内供应商的资料和联系人,除了一些特殊的订单,大部分的公司能自行处理。
唯一让杨帆不满意的,是缺乏技术员,有些产品需要指导用户安装使用,哈曼国这方面的人才很少,只能亲自上阵。
他委托国内同事,推荐几位成熟的技术员,高价聘请,暂时解决一时之需。
和莎娅商议,招聘一些哈曼国的年轻技术员,送到华夏工厂学习培训。
为了奖励莎娅,这几天,几乎都陪在她的身边,缓解压力,加油鼓劲。
短短一个星期,莎娅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不容易。
蓝思语将两个亿准时打来,怎么用这一部分钱,杨帆没有想好,放在账上,一千万还能撑一段时间。
在与吾尔曼、楚合娜见面的时候,杨帆说出自己的想法,拿出协议,委托楚合娜帮忙照看好公司。
楚合娜不敢作主,拿回去与父亲商议。
杨帆信心十足,带着他们参观了公司,详细介绍公司规划,指着工业区的一片空地,足足几百亩。
“这儿,我们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仓储中心、物流中心和组装中心,回国后找专家设计,成为公司的基地。”
“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工程设备,都会在这儿组装成形,发到各地。”
两亿人民币,大概率砸到这儿,启动资金足够了。
克拉拉族有钱,杨帆不愿动用,那是整个部落的,使用必须经过长老团表决,太麻烦。
“铺这么大,能赢利吗?”
楚合娜小心地问。
“我面对的市场,不是哈曼一国,而是所有的中亚国家,甚至更远的,有华欧班列,会有源源不断的零件集中在这儿,又卖到周边国家。”
杨帆自信地说道。
这几天,他更详细地考察了哈曼的市场,一句话,百废待兴,大有可为。
比如高速公路,高铁、太阳能发电站,比如矿产开发,一旦马力全开,这几百亩土地根本不够。
做贸易是双向的,前期准备工作越全面,后面越容易开展工作。
哈桑家族对杨帆的公司很感兴趣,答应协议,承诺给予帮助,但对投资,很谨慎,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杨帆的目的也不是拉投资。国内的热钱太多了,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一旦他运作好了,想获得投资,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他现在要把框架搭起来,公司运作起来,再拉几个大项目,比如光伏、基建,找一些有实力的合作方,建立合资公司,一步步拓展业务,借他人之手,壮大自己的力量。
如果小打小闹,两年时间,根本不够用。
好在干销售一年,认识的人脉不少,该利用的必须利用起来。
在纳干德待了一个星期,这边的订单争取的差不多了,该向下一国乌孙进发。
与哈曼相比,不管是人口、面积、地理环境,乌孙都没法与哈曼比。
哈曼是中亚的心脏,国土面积最大,人口占三分之一,三千多万,影响力也最大,这也是杨帆为何将公司建在哈曼的原因。
相比其它几个国家,哈曼国家的基础建设也是最好的,是华欧班列在中亚的中转站,有大型仓库,物流十分便利。
在乌孙国,与华商会对接,结识了乌孙国大量政商界的朋友。
杨帆的身份是阿伽之女婿,克拉拉部落是中亚最古老的几个部落之一,有大量的信徒,也有很多部落的人走出高原,成为各国的高官,见到杨帆,就像见到亲人,给予最高的礼遇,达成不少合作。
有与EC的,也有他的公司的,采购一些电子产品、网络设备。
最惬意的是罗伊人,焕发第二春,仿佛度蜜月,化身小迷妹,对什么都好奇,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逛街购物,买一堆的民族工艺品,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