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这边难得的热闹氛围,将月余前的那场惨败战役带来的低迷气压消减不少。
林老三和宋引,以及那帮被南蛮鞑子抓走的士兵,把连日来在敌营观察到的情景,全都描述出来。
从他们练兵日常,到巡逻分布,再到营地周边的地形,事无巨细一一道明,只盼着能给将领们领兵作战时些许用处。
不说林老三开启了他当指挥的新征程,只说莲花村这头,收到北境寄来书信时,林家人早将丧幡挂出去了。
讣告也经由林老大之手,通知了各个跟林家关系亲近的好友。
大伙儿都以为林老三尸骨无存,思及他往日的品行,前来宽慰哀悼的人一批接着一批。
有莲花村的乡里乡亲,有个大酒楼跟郑氏有交集的掌柜,还有衙门曾经的同僚,更有甚者,连往日里林老太手下的病人,也一个个上门来了。
林家门厅挤满了人,郑氏穿着白丧服,带着家里的小子们跪在灵堂前,一一冲前来的客人见礼。
消瘦的身形,加上颓败的神色,让人心生怜悯,忍不住跟着红了眼眶。
按照大乾婚丧嫁娶的规矩,宴席是必不可少的。
林家想让林老三风风光光的走,免得黄泉路上被欺辱。
唢呐吹吹打打,颂尽哀思,连路过的行人都不忍心多看一眼。
大伙儿纷纷劝慰郑氏和林家兄弟。
“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吧,大妹子,你还年轻,阿宝年纪小,指望着你呢!”
“是啊,林家三郎是战死沙场,是英雄豪杰,为咱们大乾撒头颅抛热血,大家伙心里都铭记着呢!”
“要怨就怨那不要脸的南蛮鞑子,杀我大乾子弟,夺我故土,林捕头多好的人啊,要不是边境打仗,他跟宋捕头怎么会上前线,白白丢了性命!”
众人越说越激动,早在饭桌上将鞑子八辈祖宗都挖出来骂了一遍。
林老大作为家中长子,这几日操心地白发生了不少,颤抖着身子举杯冲众人。
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想起往日里三弟的好人缘,心里的悲痛潮水般袭来,眼泪止不住往下掉,泣不成声,根本没法主持丧事仪。
就在这时,一直敞开的大门口,突然走进来一个送信的小童。
挥着手上的信件,刚准备出声,就见院子里十几张餐桌,百十号人。
白帆挂在门前,灵堂上赫然写着“林延秋祭仪”几个大字。
他一低头,看向手中的信,上头寄信人一栏,写的也是林延秋三个字。
院里白帆布飘飘,寒冬的冷风打着旋儿吹进小童后颈,顺着裸露在外的皮肤,钻进后背,凉飕飕的,好不渗人。
他颤巍巍咽了口唾沫:“郑竹君可在,有信。”
郑氏茫然从地上站起身,问道:“敢问小郎君,从何处寄来的信?”
“北境。”
林家人一听,都以为是林老太担心家里处理不好林老三的丧事,特地写信来叮嘱的。
结果还没等郑氏上前接过书信,小童继续喊道:“寄信人叫林延秋,你认识的吧?”
“谁?谁的信?”
来观礼的亲友中,有人发出惊呼。
“林延秋从北境寄来的信?他不是死了吗?死了怎么寄信啊?”
别说是众人,就是林家的此刻脸上也是一片愕然。
林老大猜测道:“是不是三弟先前给弟妹写了信,路途太远耽搁了,现在才到?”
送信小童一听不乐意了:“我们信馆的速度一向在业内是最快的,这封信上写了日期的,距今天刚好七日功夫,用的是最快的马,日夜兼程送来的,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谁家能有我们的速度……”
郑氏根本不顾上小童后面一长串自夸,满心满眼只有那句“七日功夫”。
半月前她还在北境军营呢,亲耳听到丈夫战死沙场的消息,怎么会在七日后发出一封信?
她几乎是冲上前抢过书信的,手颤抖得不成样子,直到摊开书信,才想起来她的水平还不足以认全上头的字。
赶回来参加丧事的林四郎,立刻接过来。
只扫了一眼,就认出是祥云的字迹。
待看清信的内容,眼中神色大亮。
三哥,还活着!
不仅活着,还从南蛮鞑子手中救下了三十多名被抓捕的士兵,里头就有同村出来的曹同光。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震惊不已,愣怔了许久院中一片寂静。
不知是谁大吼了一声:“都愣着干什么,天大的好事啊!”
院中一瞬间爆发出一声高过一声的欢呼,有喜极而泣的,有抱着邻座肩膀喝酒庆祝的。
明明门口的丧帆白灯笼,无一不透露着沉重,偏偏院中的欢声笑语,连高耸的院墙都挡不住。
路过的行人面面相觑,头一次见到家里死了人,能高兴成这样的。
真是涨了见识。
郑氏一改先前的颓丧的未亡人气质,一整个容光焕发,好似换个了人一样。
“快快快,把门口的白帆和灯笼拿下来,再去厨房拿些艾草去去晦气,”边说着边吹灭灵堂上的白蜡烛,笑得合不拢嘴,“延秋也真是的,不早点给家里来信,害大伙儿为他担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