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花只能去找陈刚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他们商量着去找大队长,问问村里有没有凉席和木盆卖,好在村里的人有些会编芦苇席,两毛钱一张,一人买了一张,也才花了四毛钱。
再买两只木盆,五毛钱一个,花了一块钱。牙刷毛巾被单这些,只能等第二天去镇上的供销社买了。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观察着村里的一切,看着村里的房屋,发现多数都是土坯房或者少数简陋的砖瓦房。
村里的道路多为泥土路,狭窄且崎岖不平。下雨天会泥泞不堪,晴天则尘土飞扬。
他们心里都很不甘,谁叫自己是家里被放弃的人呢?
在广省的日子虽然清贫了一点,但是能吃饱能穿暖。在这里,他们要靠自己下地干活赚工分,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只觉得天塌了。
特别是村里的人,何花发现每个人都晒得黑黝黝的。一想到不久的自己跟他们一样,她就委屈地想哭。
知青队长周大军叫他们去大队部,把下乡补贴的粮食领回来:粗粮红薯有三十斤,玉米二十斤,大米十斤,再多的就没有了。
听到这里,他们两个急忙放下手中的席子,靠着问村里人,终于跑到了大队部。就怕走慢一点,粮食都被别人领完了。
两个小时后,苏甜也睡醒了。周大军看到苏甜起来了,便也通知她一下去领粮食。可她刚来,还不知道大队部在哪?
走去隔壁的房间,问了问张婷婷:“你好,我想去领下乡的粮食,你知道大队部在哪里吗?”
“苏知青,我知道,我带你走吧。”张婷婷用可爱的声音说道。
苏甜瞧见张婷婷这可爱的模样,心里很开心:怎么能长得这么可爱呢?圆圆的脸蛋再加上甜甜的笑容,就像猫咪一样,可爱极了。
“张知青,你下乡多久了?”
“我下乡一年多了。”
“你看起来没晒的这么黑。”
“噢,是吗?因为我干活的时候都带着一顶大草帽,用毛巾把脸围得实实的。”
“草帽哪里买的?”
“在村里买的,你要的话,我带你去。”
“好,那麻烦你了。”
两人说着说着,二十分钟后就走到了大队部。
刚好看到陈刚跟何花正在吃力地搬粮食,他们看到苏甜,想到苏甜力气这么大,心想苏甜会不会帮他们搬回知青点。
想的倒是挺美的,苏甜径直地地从他们面前走过,从村里的会计手中领到了粮食,她两只手就把所有的粮食扛起来了。
她叫上张婷婷带路去村民家买草帽,张婷婷看到苏甜力气这么大,都惊呆了,内心对苏甜顿时充满了好奇。
她们一边走一边聊,从张婷婷的口中得知:他们新来的知青可以休整一天,后天才要下地干活。
苏甜买到了草帽,张婷婷帮忙提了一袋轻的大米,两人有说有笑地往知青点走了。
等她们回到了知青点,发现所有的知青都在一起坐着,周大军开口道:“你们新来的知青已经把粮食领回来了,你们是自己开火还是跟我们几个老知青一起?
女知青负责一天三顿,男知青负责捡柴砍柴,还有知青点后面的菜地浇水,也是男知青负责。”
陈刚跟何花同意跟老知青合伙,不合伙不行,他们票又没,钱就这么一点,不合伙他们怕会饿死。
苏甜想着那两个碍眼的人,只想一个人开火。她连忙说了自己会请人帮忙搭灶头,柴火自己也会捡。反正又不用挑水,自己开火巴适得很。
自己开火,剩下的事就没她什么事了她还急着去找大队长帮忙找人砌灶呢。
苏甜从房间里拿了一小袋的红糖,就跑去大队部。
她看到大队长宋爱党还在,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宋爱党表示这件事包在他身上,让苏甜给砌灶头的人两毛钱就行。
苏甜开心地把红糖塞到他手中,说了好几句赞扬的话,转身走了。
‘这苏知青真是个妙人,会做人,又大方。’宋爱党暗暗想着。
苏甜回到知青点的时候,老知青郑媛媛正在做晚饭。她连忙问道:“苏知青,你今晚这一顿跟我们一起吃吗?”
“不了,我下火车的时候有在国营饭店买了几个馒头,我今晚吃馒头就行,谢谢你了。”
“那好的,我先忙了。”
等晚上七点的时候,宋爱党带着一个老大伯来了,苏甜跟宋老伯说:想把灶砌在她房间外的角落那。
苏甜住在女宿舍的最后一间,在那里砌灶就刚刚好。
砌灶的泥砖是现有的,宋老伯已经挑了过来,苏甜跟他说好要砌两个灶。
宋老伯听完,立马动手砌起来。不到三十分钟,这土灶就建好了。
“苏知青,这土灶晾干一个晚上,明天就可以用了。我们这里温度高,没有雨,干的快。”
“哎,真的是太谢谢你了,宋老伯,这是你的工钱。”
苏甜给宋老伯塞了两毛钱加两个大白兔,也不忘给大队长宋爱党也塞了两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