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付文安的问题,付锦书肯定地答:“是的,可以说没有实践的道理,没有发言权。所有的理论,都得经得起事实的考验。”
想了会,付文安眼神自信,“那大姐,我说说我的看法。”
付锦书鼓励,“嗯,你说。”
付文安缓缓开口,声音虽轻却充满力量:“‘知行合一,方能致远’,此语于吾,非但为学问之指引,亦是人生之信条。于科举之道,读书习文,非徒以积学,实为培才以应世务。”
“科举之试,看似笔墨之争锋,实则乃综合素质之试炼。若徒事记诵,而不解其义,不将其与实践相融,纵得功名,亦难成国家之栋梁。如以‘知行合一’为座右铭,则能时刻自省,非但求深解书卷之理,更需关注世事,体察民情,思忖所学如何致用,以解决百姓之困厄。”
看了看付锦书,得到肯定后,继续说道:“大姐,如果我将历史上的治国案例,与当前的王朝的状况相结合,分析其中的得失,这样的思考,是不是就可以加深我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更清楚明白,学问的价值在哪里?”
付锦书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眼中满是赞赏:“安弟,你说得真好。你的理解不仅全面,更难得的是能将学问融入生活的想法,以及将‘知行合一’运用到科举备考中的智慧。”
“安弟,你今天的表现,让大姐我非常骄傲。所以,我相信,只要你一直保持这样的态度 ,未来的科举之路,你一定能走得更远。大姐看好你哟!”
付文安露出开心的笑,大姐的鼓励对他很重要。
而龙玉莹听着付文安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承认,开始的时候,她就是在戏弄他,谁叫他风评不好来着。
但她从未想过,这个平日被说得胸无点墨的人,竟能对“知行合一”有着如此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并能将其与科举之路紧密相连。
不禁对付文安刮目相看了一些,或许,每个人都有其不为人知的一面,值得我们去发现和尊重吧。
得到答案的付文安不敢再逗留,准备起身离开。
龙玉莹先一步问道:“安大哥,你手中的书是哪里买的呀?还是谁写的?”
付文安看着手中的书,神情有些得意:“这可是大姐写的书,可有用了。”
龙玉莹一听,张了张嘴,就这样呆愣在那里。
付文安不经意的抬眼一瞧,小郡主好活泼可爱,表情真丰富。
“姐姐,还有你不会的吗?你太厉害了吧,书都能写?”龙玉莹已经不知怎么形容她的感叹。
“好啦,安弟你帮忙叫妹妹过来一下吧。”
付文安笑着点头离开,离开的时候再不经意地看了眼龙玉莹,看着她还在吃东西,心里想着,还真能吃,不过吃相还挺可爱的。
听到妹妹,龙玉莹觉得付锦书叫她玉莹妹妹麻烦,就说:“姐姐,你就叫我玉莹吧,好区分。”
哈哈,付锦书开心直笑,“好,反正还是妹妹。”
看出龙玉莹有点小不开心,知道她以前肯定没少听关于付锦华的传闻,说不定还亲眼见过。
伸手点了点龙玉莹的手臂:“怎么啦?不开心了?那我不叫了,是姐姐考虑不周了。”
龙玉莹神情傲娇,“有点啦,我可告诉姐姐,如果她那么不讨喜,我可是会骂人的,下次来就不许再叫她过来。”
“我明白,对不起,我没问你就直接让安弟叫人过来。我刚才看你对我写的书有点兴趣,就想叫我妹妹过来,因为我写了本《女子谋略》给她,如果你也有兴趣看,就想问问妹妹那边有没有抄写,有就给你一份的。”
听到付锦书还写了一本其他的书,龙玉莹又活过来了,神情激动:“姐姐,你写了两本呀,太厉害了,我要看,《女子谋略》听着就很好看的样子。”
古时的人,对才子才女都有迷之一般的喜欢,龙玉莹也不例外。
“那你还不开心吗?”
龙玉莹小小傲娇了下:“看你表现了。”
哈哈哈,两人相视而笑。
一会后,付锦华到了,付文安叫她的时候就跟她说了,小郡主在。
此时的付锦华心里是开心的,一是大姐姐想着她,二是小郡主没有反对她来。
付锦华步入屋内,步伐轻盈,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与谨慎。她早就听闻小郡主龙玉莹性情直率,今日能得此机会相见,心中自是欢喜。
付锦华向龙玉莹微微福身行礼,脸带笑容,声音柔和而清晰:“小郡主安好,锦华冒昧来访,还望郡主莫要见怪。”说完看向付锦书,甜甜叫了声:“大姐姐。”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但龙玉莹却不想留着意见过年。
毫不客气问道:“付锦华,你不是看不起你庶姐的吗?你不是嫌你家人丢人的吗?你这会来是要巴结我吗?”
付锦华愣住了,她没想到龙玉莹是这么的直爽,还真是率真。
要是以前,她肯定感觉没脸见人,被人笑话,哭着离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