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兵荒马乱大家自顾不暇,登记在册的皇室器物有很多散落出去,都说不清楚流落到哪些人手中,我不拿也有人拿干脆一起拿。现在刘琰手里就把玩着一件漆器,这是梁绍赠送的一件宫里的器物,别管值不值钱人家心意到了。
“你说司徒公到底让我来做什么?”刘琰低头开口。
朱铄死死盯着漆器,内红外黑鎏金画彩,看着像是一个饭盒,刘琰说话仿佛没听到,催促几遍才思索一番回答:“想来也是考您搞钱的本事。”
“想是要白来了。”刘琰琢磨着这道难题与本领大小没有关系,陌生环境陌生人脉根本不可能拿出满意答卷。
朱铄不再盯着漆盒,装出安之若固的神态:“换做是我就不来,已经到顶了何必自讨烦扰。”
位置不同角度自然不同,吃惯了海鲜大餐哪里还能咽的下窝头咸菜,刘琰心里也是搓火:“我是行黄阁事,万一哪天给拿了还是个四百石给事罢了。”
朱铄诧异地看了眼刘琰:“您是大汉独一份散骑,还在乎什么实职?”
在他看来刘琰加官散骑,已经是比两千石银印青绶,完全没必要在意其他,甚至没具体权责更好。
“送你了。”刘琰不想看他哈喇子淌一地,都拉丝了干脆赏出去。
也不好就此回许昌去,梁绍话说的委婉,能听出来不想刘琰去找种家,琢磨人家讲的很有道理,御赐腰带送给颍川人,还成为弘农人的鸿都助教,现状够麻烦了,眼下最好别再乱搭什么关系。
放弃了给种氏下帖子拜访的打算,安排朱铄先出去多打听洛阳情况。信已然送到先静待事情发展,看看情形决定去留。
就这么等了五天,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司马朗倒是一大早亲自来请,关于发包工程有些细节还没太理顺,背后的大人物请刘琰过去当面研究一二。
刘琰没法拒绝,又是发包又是倒卖牵扯太大,不是哪一家能单独做成的,司马朗是士族推出来的代表,很多新鲜事物说不明白又做不得主,请刘琰过去商量无可厚非。
洛阳郊外不远有一处万安山,顺着山势绕行很远,穿过林木之间出现一座庄园。宅子不大没有假山庭园看上去很普通,里面仆役很少四处静悄悄显得很冷清。
穿过两进院落绕进一处偏房,司马朗告罪退停在房间外,进入发现房间很小,一席竹帘遮挡住了主位,屋内只有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者坐在侧首。
老者微笑拜手:“老夫司马建公。”
跪坐面对客人,先拱手后低头,略微躬身行礼至头与手齐停止,即为拜手礼。在汉代属于官员之间的见面礼,通常是下级对上级或有所钦佩,为了表示敬重就会行拜手礼。
刘琰立刻肃拜回礼:“晚辈刘琰见过司马京兆。”
司马防面上笑意不减:“我儿伯达鲁顿不得散骑智计要领,徘徊许久才告知老夫,因此相见得晚。”
刘琰跪地顿首连称不敢。
“散骑莫拘谨,所谓学无止境先达为师,老夫也有不明之处须请教清楚。”
司马防表现的很坦诚,他对刘琰用的是表示钦佩的拜手礼,目的就是不想对方留下被轻视的印象。
“如散骑所谋,貌似不需费甚钱,甚至朝廷还会倒欠。”
刘琰点头赞同,略微等了片刻补充道:“若士族发贷朝廷百姓皆有债台。”
“发包容易监管困难,施工期间若是有人偷工减料,或是出现其他质量问题,事关重大到时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几个字司马防特意加重语气。
刘琰再次顿首:“在保证金的比例上体现差别,可以重大工程上多留一些。”
司马防再三说明咱俩是官员之间探讨,都是为国为民做实事,拘泥于繁文缛节反倒影响工作:“居民房舍何其多也,就怕人手不足,监管不利不能及时发现,民生无小事,房倒屋塌才发觉悔之晚矣。”
外包只是约定俗成的方式,民间建房子都是自家雇工,连工带料承包给工匠,工匠个人就是承包方,有了纠纷也是独立事件影响不大。
然而,对于大面积承包民居这还是头一遭,谁都没有经验,监管起来难免有疏漏,不出事还好,出了事就是群死群伤的大事。
这就很难办,不像皇宫那种重点工程,监管程序严格清晰,责任层层到人从来不会出事,就算出事还可以一查到底,该撤职该抄家都有法可依。
现在承包方变成士族,工匠只是施工者,并没有真正限制承包方的相关法律条文,简单惩处工匠根本无法阻止背后的承包者偷工减料。
汉代法律分为《春秋》、《九章》、《诏令》、《科条》和《决事比》五种,《春秋》类似后世宪法具备最高法律效力;其次是《九章》,作为基本法主要调整基本的法律关系;《诏令》是根据形势变化由皇帝发布的新法律新条文,具有通行全国的效力。
此外,各个地方可以自身照实际情况发布《科条》,类似后世的某省某市的某某条例;《决事比》作为法律的补充,类似案例汇总,通常用来辅助判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