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盲盒店。
“仙人,咱又来了。”
朱元璋站在小洋楼外大喊。
“上来吧。”
刘循刚洗完澡准备睡觉,听到声音走出阳台。
手一抬,朱元璋传送上去。
“拜见仙人。”
朱元璋拱手行完礼,开门见山,“老四去了汉末不知咋样了,他娘怪担心的。”
刘循挑眉,“你不担心?”
心思被戳破,朱元璋老脸一红,“咱不担心。”
“死鸭子嘴硬。”
刘循淡淡一笑,伸手在空气中一抹,云海分开。
一个水镜出现。
水镜上,一支军队正在荒原上行军。
北风卷地白草折。
一眼望去,尽是枯树黄土,偶尔路边能看到白骨。
朱元璋深受触动。
与他年轻时看到的元末景象如出一辙。
“这就是乱世啊。”
朱元璋由衷感慨。
视角拉近。
朱棣一身戎装,骑马走在一面“明”字旗帜下。
朱元璋疑惑:“他这是去哪?”
刘循心念一动,很快获取朱棣在汉末行动。
“去北方打乌桓,可能还要顺手打一打鲜卑,在汉朝完成封狼居胥梦想。”
“就他?瞎胡闹。”
朱元璋吹胡子瞪眼。
“别急,”刘循打了个响指,“给你听点有意思的。”
“啪——”
一个响指之后。
水镜中传出朱棣声音。
朱棣正和副将交流。
副将疑惑不解:“殿下,这里是汉末时空,并非大明,何必在这里损兵折将呢?
如今帮岳将军打败西凉军,我们该回去了。”
在副将看来,帮汉室打乌桓吃力不讨好。
“打败西凉军算什么本事?”
朱棣语气丝毫不掩不屑,“有岳将军指挥,我们都没发力,根本先不出大明之威。”
说到此处,朱棣手持马鞭指着北方,意气风发道:
“当年霍骠骑率五万骑出代郡,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追杀匈奴至狼居胥山。
今日我朱棣率五万大军,出代郡,要败乌桓,破鲜卑,将大明战旗插上狼居胥上。”
朱棣越说越激动。
“将大明战旗,插在汉末的狼居胥山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才叫大明风华!”
副将被朱棣豪情感染,举起手放声大喊:
“大明万胜!”
“万胜!”
声音一传十,十传百,五万大军齐声呼喊。
看到水镜中画面,朱元璋笑骂:“臭小子。”
但言语中骄傲难以掩饰。
骄傲之后,又开始担忧:“仙人,汉末乌桓、鲜卑实力咋样?老四有没有危险?”
刘循两根手指一拉,拉出一张汉末东汉地图。
南边是东汉十三州。
北边有乌桓、夫余、羌胡、南匈奴、鲜卑等异族势力。
其中鲜卑用绿色标记,占据了大半个地图。
轻点鲜卑区域放大。
又细分成几个小区域。
“鲜卑现在处于分裂状态,其中轲比能势力最强,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
朱棣要出代郡,第一步就会和轲比能对上。
以大明军队跨时代的军事水平,还有朱棣出色的军事才能,胜算九一开。”
刘循没有把话说满,战争胜负影响因素太多,并非纸面实力强大就一定稳赢。
故乡和阿妹瑞肯就是例子。
“胜算这么大?”
朱元璋有些不敢相信。
“呵——”
刘循轻笑一声,“你太小看朱棣了,也对,除了朱标,你对其他儿子不太上心。”
朱元璋老脸涨红,“仙人可不能污蔑咱,咱一碗水端平,对儿女们态度一个样。”
刘循哦了一声不作评价。
“老四真有那么厉害?”
朱元璋忍不住又问道,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
刘循随手拍散地图,隔空一指点在水镜上。
水镜画面变化。
开始播放一个纪录片。
【朱棣,明太宗/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
八百人奉天靖难,于洪武三十五年登基称帝。
文治武功卓越。
迁都北京,奠定“天子守国门”基础,在位期间五次北伐,封狼居胥(存疑)。
缔造永乐盛世,是大明综合实力最强时期。
……】
纪录片讲述了朱棣的一生,功过皆有记录。
纪录片肯定要有配乐。
对配乐的选择,刘循秉承一贯严谨的原则。
一曲《此去半生》奉上。
明明是个激动人心的纪录片,朱元璋却倍感凄凉。
“仙人,这曲子不对啊。”
“一个配乐而已,别在意,这叫朱棣快乐曲。”
“快乐吗?”
朱元璋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哪里快乐。
可能这就是仙人吧。
品味不是凡人能理解的。
抛开“快乐”的配乐,得知朱棣在位期间成就,朱元璋非常满意,嘴上依旧强硬:
“臭小子抢了侄子的皇位,这是他应该做的。”
刘循懒得戳穿他,随手一拂散去水镜,淡淡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