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坛散酒没卖出去多少,剩下的量可不少。
最少也有七八斤重。
要知道,散酒一斤就要一块一毛四。
总共要十多块才能拿下这大半坛酒。
李长歌拿着酒提子打酒,打一次是一两,慢悠悠地打了八十三下,把李满金带来的干净陶罐装满。
这种专门用来打酒的酒提子,打酒肯定会有一定的误差,他们代销点卖散酒,赚得就是这个误差。
一斤卖一块一毛四,能赚个一毛钱的差价。
八斤左右,赚了还不到一块钱。
李长歌打完酒,从李满金一开始递过来的那个手帕里挑挑拣拣,五毛的,一毛的,五分的,一分的,仔细算上好几遍,才终于筹够了钱。
别看里面装的钱厚厚一沓,一张一块的都没有。
随后手指拨动着算盘,噼里啪啦打个不停。
“一共是九块四毛六分二厘,那个六分二厘就不要了,收你九块四毛,钱我都算好了,不多不少。”
李长歌举着手中那些钱,对李满金说的。
一听说给他抹去了六分二厘的零头,李满金的脸上立马绽放出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了。
“谢谢!谢谢!”
李满金一边弯着腰道谢,一边从李长歌的手里接过他抱着钱的手帕,也没有去清点,顺手塞进怀里。
正准备早上离开,李长歌喊住他,道:
“我手里的九块四毛钱,你还是点一点吧,省得以后你说我多拿,占你的便宜。我不想惹麻烦。”
“哎,好好好。”
李满金一边回应着一边接过钱,仔细清点一遍,最后确定是九块四毛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完成这笔交易后,他抱着酒匆匆离开。
接下来一整天都没什么顾客。
再加上天气也冷,原本都乐意在他家院子里闲聊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婶子们,也都在各家被窝里坐着,抵御外面的严寒,减少身体能量的损耗。
人一到夏天,因为天气热就不愿意多吃饭。
而到了冬天,则因为天冷,人的身体为了抵御严寒,就必须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吃更多的东西。
所以,没有几个人愿意浪费宝贵的粮食。
在这冬天里,能减少一些损耗是一些。
由于集体食堂政策的取消,各家各户也就不再去集体食堂吃饭。等到了饭点以后,就开始自己做饭。
袅袅炊烟,在吃饭的时间点从各家烟囱中飘出。
李长歌家中午吃得是红薯大米饭。
随便炒个鸡蛋,炒个火腿,搭配着蒜苔炒的。
至于蒜苔是从哪来的?
李长歌半晌午的时候跟媳妇许云娇说了一声,出门一趟,等他回来,从麻袋里取出一大捆蒜苔。
许云娇一如既往的没去问,这是哪来的?
她知道自己自家丈夫神通广大。
总能够弄到别人轻易弄不到的好东西。
这种私底下买东西的行为,就像被官方逮到也没办法处罚,顶多是把东西给没收,亏些钱而已。
也正因为如此,许云娇不担心丈夫会被抓。
李长歌吃饱喝足以后,瞅一眼系统空间,那整整齐齐摆放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捆五斤装的蒜苔。
这么多的蒜苔,要吃到猴年马月去?
就算是再喜欢吃,吃多了也容易吃腻。
没办法,今天系统给出的选项太过于离谱。
【一,折耳根一万斤】
【二,荆芥一万斤】
【三,熟蚕蛹一万斤】
【四,新鲜的五斤装蒜苔一万捆】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西南地区,尤其是川渝老百姓最喜欢的调味菜品,极具地方特色,喜欢的喜欢的要死,恨的恨的要死,一般人很难接受。
李长歌不是川渝人,他吃不了这种东西。
荆芥,也是属于一种调味菜品。可以来说是中原地区老百姓的最爱,吃烩面,凉面条之类的,抓上一把放进去,能极大提升吃碗面的风味。
只可惜,跟折耳根一样,也是地方特色。
李长歌同样也不喜欢。
第三个选项是熟蚕蛹,东北老百姓的最爱。
其他地区的人能接受的不多。
大概也就只有粤省老百姓能接受这种东西。
前三个选项,地方特色太过于明显,根本不是普通大众都能接受的食物,只能选择第四个选项。
这是在农村地区,蔬菜很难卖出去。
村集体有菜地,不缺蔬菜吃。
除非是哪天进了城,偷偷摸摸的在城里卖。
先不讲以后,先顾眼前吧。
李长歌自从穿越过来以后,除了萝卜白菜这种蔬菜以外,基本上没见过其他蔬菜,也是馋的不行。
午饭晚饭两顿,吃炒蒜苔,算是吃舒坦了。
媳妇许云娇说这么多菜,太多,吃不完,就问长歌要不要给二叔,还有堂叔他们两家都送一些。
李长歌觉得也是,菜太多,吃不完。
就点头同意,带着媳妇去送菜。
在农村是这样的,家里要是缺粮,可以找关系好的邻居借粮,但是借了之后,是要如数奉还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