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歌他们还没干完活,饭菜的香气就从隔壁的家里飘来。媳妇许云娇,还有二婶大嫂她们都在忙碌着,一起为今天的晚饭做准备。
最清闲的还是小侄女秋云,她在院子里陪着小灰一起玩耍嬉闹。小女孩的欢笑声,以及小灰的汪汪叫声时不时的传来,让人忍不住看两眼。
偶尔一些过来买东西的人,路过和小灰一起玩耍的秋云,开口逗一逗她,纯当是个乐子。
逗完她之后,再进李长歌家里买东西。
正在忙着做饭的许云娇一见到有顾客来,赶紧停下手里的活,把两只沾了水的手,在身上的围裙上擦了又擦,再去给人家拿东西。
等送走买东西的顾客,又接着回去做饭。
直到打下手的二婶开口问:“怎么样了,云娇?饭菜好的差不多吧,可以喊他们回来吃饭吗?”
听到二婶的问题,许云娇瞅一眼桌子上的备菜。
伸出手,清点一遍后,这才回答道:
“嗯,可以了,喊他们回来吃饭吧!天冷,炒菜可以边炒边上,得让他们吃上热乎饭!”
二婶毕竟是当了几十年的家庭主妇,比许云娇有经验,尽管她知道已经可以喊人回来吃饭了。
但还是征求一下侄媳妇许云娇的意见。
她这个当婶子的,把李长歌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从小养到大,实际上就是许云娇的婆婆。
她能很好的照顾媳妇的情绪,用最好的方法来处理婆媳关系。这一点从她和大嫂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她们的婆媳二人是村里公认的一对好婆媳。
没有什么因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两米一斤面”之类的问题和矛盾,她们相处的很好。
主要还是他们家的家风很正。
此刻,二婶从灶台前起身,到院子里冲着秋云喊一声,把秋云招呼到自己身边来,吩咐道:
“秋云,去告诉你爷爷,还有你二爸,就说饭菜好了,让他们别干了,赶紧回来吃饭。”
“好嘞!”秋云欢欢喜喜的跑到隔壁工地上。
二婶明明可以直接站在院子里冲隔壁喊,让他们回来吃饭的,可偏偏让自家孙女多跑一趟。
目的很简单,让孙女跟人多亲近亲近。
让她嘴甜一些,多喊一喊人。
从小培养她尊重人的好习惯,也算是在教育她。
她站在院子里,亲眼看着孙女跑过去喊人。
那一声声的“爷爷,吃饭了!”,把李长歌的叔伯长辈们叫的那叫一个开心,纷纷点头说好。
虽然那些人大多重男轻女,但秋云又不是他们家的女孩。她来喊吃饭,他们肯定不摆脸色。
而且还纷纷夸奖秋云很乖,是个好孩子。
秋云喜滋滋的跑到她二爸李长歌身边,张开双臂,直接纵身一跳,扑到了李长歌的怀里。
见到这一幕以后,二婶这才收回目光,转过身去墙边,抱着一大摞已经砍好的木柴回屋。
灶台前的木柴已经不够用了。
堆在墙边上的木柴也基本上见底,需要再砍柴。
刚回到屋里,二婶对侄媳妇许云娇道:“云娇,等明天一大早,咱们跟你大嫂,娘仨一块,去西岭山一趟,去砍一些柴回来,不然柴火不够用。”
正在地锅前炒菜的许云娇,点头说好。
做十几个成年男人吃的饭,仅用一个煤炉子,那是绝对不行的,根本供应不上,来不及。
必须烧土灶,用木柴烧地锅做饭。
地锅足够大,火力也足够旺,做的饭也足够多。
一顿饭下来,需要消耗不少木柴。
李长歌先前进山砍的木柴,这两顿饭做下来,都用了一小半,照这么下去,根本用不了几天。
他们那些男人正忙着盖房子干重活。
而她们这些女人也不能闲着,有胳膊有腿的,而且经常干农活,进个山砍个柴也没什么。
这个时代的妇女为什么能顶半边天?
是因为她们也在积极地参与劳动!
等李长歌他们这些男人提着手里的工具进院子,各种谈笑声,说话声,也就更大了一些。
在李长歌二叔李世民的招呼下,一起就着盆里的温水,洗掉手上以及指甲缝里粘的泥土。
只是一个在大冬天里用温水洗手的事情而已,这些糙老爷们都忍不住感叹道:“这比当年地主老财的日子还要好,他们冬天都不舍得用热水洗澡。”
继而夸奖李长歌有本事,能弄来煤炉子和蜂窝煤,在这正月的大冬天,也能不缺热水用。
甚至还有一个家境稍微富裕一些的堂哥。
悄悄的把李长歌拉到一边,问道:
“长歌,今年你能不能帮我搞到煤炉子,还有蜂窝煤?入冬之前搞到就行,我给你掏钱!”
说话的时候声音压得很低,还时不时地盯着那边的人,生怕他们听到他和李长歌的谈话。
显然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也想用煤炉子。
“哥,你放心,等今年秋天了,我多跑跑,看看能不能用供销社的渠道多搞一些煤炉子,还有蜂窝煤,到时候咱们私底下用,别对外声张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