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那时的中国恰似久病缠身的老者,历经八国联军侵华重创与《辛丑条约》沉重枷锁束缚后,正于黑暗中艰难摸索前行之路。国家财政千疮百孔,巨额赔款似无底黑洞,不断吞噬本就微薄财力,清政府只得拼命搜刮百姓赋税,民间怨声载道,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即便如此,清政府意识到若不变革,王朝统治恐难以为继,于是在内外交困压力下,清末新政开始推行,涉及军事、教育、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朝廷想借此挽救摇摇欲坠统治,给国家带来生机,然而守旧势力阻挠、资金匮乏、人才短缺等问题如重重山峦,横亘在新政推行道路上,举步维艰。
《光绪朝清末新政纪要》记载:“二十八年,朝廷颁令推行新政,欲兴学堂以启民智,练新军而强国防,振工商盼富国势,改官制求治清明。然诸事施行之际,守旧者多有非议,且物力维艰,银钱难筹,贤才难觅,新政之效未显,唯见朝野上下于变革之途艰难辗转,或望其成,或阻其行,国之命运,仍悬于一线矣。”从这段文献资料能清晰看出新政推行不易,各方矛盾与困难交织,新政虽有美好愿景,可现实让它在荆棘丛中艰难生长,整个国家也在变革旋涡里徘徊不定,不知能否借此走出困境。
葛明,性格颇为机灵且带着几分圆滑,深知在复杂多变世道里,想做成事光靠蛮劲不行,得审时度势、见机行事。为人也算善良,心里希望国家变好,只是行事时偶尔会为达目的耍些小聪明。葛明原本在京城一个小衙门里当差,做文书工作,平日里负责抄抄写写、整理公文档案,虽官职不大,却能接触不少朝廷消息,对新政推行情况也有所耳闻,有着自己一番想法。
初春时节,衙门里气氛因新政推行变得不一样,上司们时常聚一起讨论如何响应新政、落实上头交代任务。葛明听着谈话,心里琢磨这是出人头地好机会,要是自己能在新政推行中做出成绩,往后日子就好过了。
有一天,上司把葛明叫到跟前,说上头要求衙门整理一份关于本地推行新式学堂可行性报告,让葛明去收集相关资料,走访有见识的人打听情况。葛明赶忙应下,觉得这是表现自己好机会呀。
葛明先去京城几所传统私塾,想看看情况,了解改成新式学堂会面临哪些问题。在私塾里,见到老夫子们,一说起要改成新式学堂,老夫子们大多摇头反对,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统,学洋学问会把孩子带偏了。葛明陪着笑脸,耐心听他们意见,心里却想着,这些老夫子真是顽固,这都啥时候了,还守着老一套不放呢。
不过葛明嘴上可没这么说,还是客客气气地和老夫子们探讨,问他们为啥觉得新式学堂不好呀,新式学堂里能教孩子们算术、地理这些实用知识呢,说不定以后能有大用处。老夫子们就说,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四书五经才是安身立命根本,那些洋玩意儿学了也没啥用,还会忘了祖宗根本。葛明听了,心里暗叹,这观念要改可太难了呀。
从私塾出来后,葛明又去拜访了几位曾出过洋的先生,想听听他们对新式学堂的看法。这些先生倒是很支持办新式学堂,他们跟葛明讲,国外的学堂里,孩子们能学到各种科学知识,还能培养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可不像咱们现在,光会背死书。葛明听着觉得挺有道理,就把这些话都记了下来,想着写报告的时候能用上。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葛明还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办新式学堂得有场地、得请新的老师,还得买各种教学器具,这些都得花钱呀,可衙门里也没多少经费能拨出来用在这上面。葛明就想着,能不能找些富商乡绅们捐点钱呢。
于是,葛明开始四处打听哪些富商比较热心公益,愿意为教育出份力。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位姓王的富商,这位王富商平日里就挺关心国事,也觉得国家要变强得从教育抓起。葛明找到他后,把办新式学堂的事儿跟他一说,又把自己收集的那些资料、想法都讲了出来,王富商听了挺感兴趣,说可以考虑捐点钱,不过得看看具体的办学计划。
葛明可高兴了,赶忙回去把这好消息告诉上司,上司也挺满意,让葛明继续跟进这事,把办学计划好好完善一下。葛明那阵子可忙坏了,白天到处去打听情况,晚上就在衙门里熬夜写计划,把学堂的课程设置、师资聘请、经费预算等各方面都写得详详细细的。
好不容易把计划写好了,拿给王富商看,王富商看了后,觉得挺不错,不过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比如要多请些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教学内容要更实用些。葛明一一记下来,又回去修改计划。
就在葛明满心欢喜地觉得这新式学堂马上就能办起来的时候,却出了岔子。衙门里有个和葛明不对付的同僚,嫉妒葛明这段时间这么出风头,就偷偷在上司那使坏,说葛明这计划里有不少地方都是为了讨好富商,没考虑实际情况,还说葛明收了富商的好处呢。上司听了这话,心里就起了疑,把葛明叫过来质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