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英法联军就兵临天津城下,开始攻城了。阿才躲在一处角落里,看着联军用火炮轰击城墙,看着清军士兵们拼死抵抗,那惨烈的场景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城墙上的清军不断有人倒下,可他们依旧没有退缩,阿才被他们的勇气所打动,也想着自己得做点什么。他看到有个地方的清军箭矢不够用了,便跑回家,把自己平日里做的一些简易弓箭拿了出来,送到了城墙上。
清军的军官看到阿才,感激地说:“兄弟,谢谢你啊,你这可是帮了大忙了。”
阿才说:“长官,咱都是为了保卫咱这天津城,我也只能做这点事儿了。”
然而,尽管清军和百姓们都在顽强抵抗,但天津城还是没能守住,最终被英法联军攻破了。联军进城后,开始烧杀抢掠,阿才亲眼看到自己熟悉的街道被大火吞噬,街坊邻居们被联军士兵追赶、打骂,他气得浑身发抖,想要冲上去和联军拼命,却被父母死死拽住,说:“阿才啊,你不要冲动,咱们现在斗不过他们呀。”
阿才咬着牙,眼泪止不住地流,他觉得这一切就像一场噩梦,可却又那么真实。
天津城被占领后,清政府赶紧派了使臣来议和,阿才听说后,心里很是气愤,他觉得清政府太软弱了,怎么能就这么轻易地跟这些侵略者议和呢。
他想去看看议和的情况,于是便偷偷地朝着谈判的地方走去。到了那里,只见清政府的使臣们满脸无奈,而英法等国的代表则趾高气昂,提出了一个个苛刻的条件。
阿才在一旁听着,越听越气,他真想冲进去质问那些列强,凭什么要这样欺负中国,可他知道自己这样做只会是自寻死路,只能强忍着怒火,在一旁听着。
随着谈判的进行,清政府的使臣们虽然也试图争辩几句,可在列强的威逼之下,最终还是无奈地答应了那些丧权辱国的条款,签订了《天津条约》。
阿才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悲凉,他知道,这一条约的签订,意味着国家又要遭受更多的屈辱和苦难了,百姓们的日子也会更加艰难。
在天津城被英法联军控制的日子里,阿才每天都过得很压抑,他看着联军在城里横行霸道,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有一回,阿才看到几个联军士兵在欺负一个卖菜的老人,非要抢走老人的菜,还把老人推倒在地。阿才实在忍不住了,冲上去喊道:“你们这些畜生,凭什么欺负老人!”
那几个联军士兵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其中一个用蹩脚的中文说:“你这个中国人,敢管我们的事,活得不耐烦了吧?”
说着,就朝着阿才走了过来,阿才毫不畏惧,握紧了拳头,准备和他们搏斗。可就在这时,周围的百姓们赶紧过来拉住了阿才,劝他说:“阿才啊,别冲动,他们手里有枪,你会吃亏的呀。”
阿才被大家拉着,眼睁睁地看着那几个联军士兵大摇大摆地走了,他的心里充满了无奈和愤恨。
到了夏天,天气越来越热,天津城里的情况依旧没有好转。阿才听说清政府准备按照《天津条约》的规定,开始逐步落实那些条款了,比如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等,他觉得这简直就是在卖国求荣,可自己又没办法改变这一切。
他想着,既然在城里看着这些侵略者耀武扬威心里难受,不如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情况。于是,阿才告别了父母,离开了天津城,朝着内地走去。
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因为战乱而破败的村庄,百姓们衣衫褴褛,饿得面黄肌瘦,到处都在诉说着战争和条约带来的苦难。
阿才走到一个小镇上时,遇到了一些同样对《天津条约》感到愤恨的人,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着国家的命运,都觉得清政府这样软弱下去不行,得想办法让国家强大起来,才能不再受列强的欺负。
阿才听着大家的话,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觉得虽然现在情况很糟糕,但只要大家团结起来,总有一天能把列强赶出中国,让国家重新恢复往日的尊严。
到了秋天,阿才继续在各地游历,他听到了更多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息,也了解到了太平军和清军之间的一些矛盾和斗争。他心里想着,这国家现在乱成这样,太平军想要推翻清政府,可列强又在外面虎视眈眈,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要是能有一个办法,让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外敌,那该多好啊。
在一个村子里,阿才遇到了一个教书先生,那教书先生对当下的局势也很是感慨,两人便聊了起来。
教书先生说:“如今这大清,内忧外患,签订了那《天津条约》,更是雪上加霜啊,要想改变这局面,非得有大变革不可呀。”
阿才说:“先生,我也这么觉得,可这变革该从哪儿做起呢?”
教书先生摇摇头说:“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儿,得先唤醒民众的意识,让大家都知道国家的处境,都想着为国家出力才行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