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我叫李逸,本是应天府里一个小小的主簿,平日里负责些文书记录、户籍管理之类的琐碎事务,虽身处这大明的官场,却也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罢了。可这一年发生的诸多事儿,尤其是那封藩王加强地方统治之举,却如同一阵狂风,将我这原本平静的日子,也搅得泛起了层层波澜。
《明史·诸王传》记载:“初,太祖建都金陵,去边塞六七千里,元裔时出没塞下,捕杀吏卒,以故命并边诸王得专制国中,拥三护卫重兵,遣将征诸路兵,必关白亲王乃发。”每当念及这文字,我便深知这封藩王一事,绝非小可,那可是关乎着大明的江山社稷,关乎着地方的安稳太平呐。
我记得那一日,阳光洒在衙门的庭院里,我正埋头整理着户籍册子,耳边传来同僚们的低声议论。我本不欲掺和,可那议论声却越来越大,仿佛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发生了一般。我终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放下手中的册子,凑到他们跟前问道:“诸位同僚,你们这是在说何事呀,如此热闹?”
一位年长些的同僚看了我一眼,压低声音说道:“李逸啊,你还不知道呢,朝廷要封藩王了,说是为了加强地方的统治,往后这各地可都要有王爷坐镇了呀。”
我一听,心中先是一惊,随后暗自思忖,这确实是朝廷的一大举措啊,只是不知这往后的日子,又会生出怎样的变数来。我又问道:“那这藩王都封往何处呀?具体又是如何个章程呢?”
那同僚微微皱眉,说道:“听闻是要将诸位皇子分封到各地,有的去那北方边塞,以防备那元裔的侵扰;有的则去往中原、江南等地,总之是要让他们在地方上能有掌控之力,护卫我大明的疆土呀。”
我听了,不禁点头,心想陛下这一招,倒也是为了江山稳固着想,只是这藩王权力一大,怕也会有些隐患吧,不过我这等小人物,哪能妄议朝廷大事呢,便也只是默默听着,没再多言。
过了些时日,这封藩王的事儿在应天府里那是传得沸沸扬扬,街头巷尾的百姓们也都在谈论着。我休沐之时,走在街市上,便听到有人说道:“听说了吗?咱这大明要封藩王了,往后各地都有王爷管着,想必这日子能更安稳些咯。”
另一个人却有些担忧地回道:“话是这么说,可这王爷们权力大了,万一哪天起了什么心思,那可如何是好呀?”
众人听了,皆是一阵沉默,想来也是,这事儿有利有弊,谁也说不准往后会怎样呢。
而在朝堂之上,我虽无缘亲见那场面,却也能想象到定是一番热议。陛下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那场面想来是十分严肃的。
吏部尚书出列,躬身说道:“陛下,这封藩王固然能加强地方统治,可藩王的权力、职责等诸多事宜,需得细细斟酌呀,若规制不当,怕会生出祸乱来。”
陛下微微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这藩王分封,既要让他们能镇抚地方,又不可让其权力过大,失了制衡,众爱卿可畅所欲言,说说各自的想法。”
礼部尚书也上前说道:“陛下,那藩王的礼仪规制也需明确,毕竟是皇室宗亲,身份尊贵,可也不能逾了规矩,坏了朝廷的体统呀。”
大臣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要限定藩王的兵力,以防其拥兵自重;有的说要规定藩王与地方官员之间的相处模式,避免出现权力纷争,朝堂上一时热闹非凡,都在为这封藩王之事出谋划策。
我在衙门里,听着这些从朝堂上传来的只言片语,心中对这事儿也是越发关注起来。毕竟这一旦实施,那整个大明的地方治理格局可就要变了呀。
不久后,藩王分封的旨意正式下达,各地的藩王府邸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我所在的应天府,有一位皇子要被封往南方的一处重镇,整个城市都忙碌了起来,为迎接藩王的到来做着各种准备。
我因着职务之便,也参与到了一些筹备事宜当中,负责整理那藩王到任后所需了解的地方民情、户籍等资料。
一日,我带着几个小吏,去城中查看一些准备用作藩王府邸的宅院情况。那宅院本是一处闲置的大户人家的宅子,如今要改建成藩王府,需得好好修缮一番。
我走进那宅院,看着有些破败的屋子,对身边的小吏说道:“这宅子可得好好拾掇拾掇,往后是藩王殿下住的地方,可不能有半点儿马虎呀。”
小吏赶忙应道:“是呢,李大人,咱们可得用心些,只是这工程量不小,怕是要费些时日了。”
我点点头,一边查看一边想着,这藩王来了之后,这城里的日子怕是要不一样了,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就在这筹备的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位在军中当差的朋友,他叫赵虎,为人豪爽仗义,因为负责藩王护卫的相关事务,也常来这宅院这边查看情况。
一回,我俩在宅院外碰面,他笑着招呼我:“李逸兄,你这忙着整理资料,可辛苦咯,我这整日里操练那些护卫的士卒,也是累得够呛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