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90年,我,胡惟庸,身处这大明的朝堂之上,可谓是站在了权力的漩涡中心,外人瞧着我是风光无限,贵为丞相,位极人臣,可这其中的滋味,却只有我自己知晓,那是如履薄冰,步步惊心呐。
《明史·胡惟庸传》记载:“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至十八年,李存义为人首告,免死,安置崇明。十九年十月,林贤狱成,惟庸通倭事始着。二十一年,蓝玉征沙漠,获封绩,善长不以奏。至二十三年五月,事发,捕绩下吏,讯得其状,逆谋益大着。会善长家奴卢仲谦首善长与惟庸往来状,而陆仲亨家奴封帖木亦首仲亨及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惟庸共谋不轨。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每每念及这日后记载我“谋反”之事的文字,我心中便是五味杂陈,虽此刻尚未事发,可那隐隐的不安,却如同那附骨之疽,怎么也甩不掉呀。
我本是靠着自己的几分才学与钻营,一步步在这官场中熬了过来,历经诸多坎坷,才坐到了这丞相的位子上。初时,我也是满心想着要为这大明的江山社稷出份力,辅佐圣上,成就一番大业,让这天下人都能知晓我胡惟庸的能耐。
记得刚当上丞相那会儿,每日天还未亮,我便起身进宫,准备应对那如山般的政务。圣上对我也算信任有加,诸多事儿都交由我来决断,我走在那宫廷的廊道上,听着身旁官员们恭敬的问候,心中也曾涌起过一股豪迈之情,觉得自己终于能一展抱负了。
我时常与朝中的大臣们商议国事,那户部尚书是个谨慎之人,每每谈及赋税之事,总是皱着眉头,说道:“胡丞相,如今这天下初定,百姓虽渐有生机,可赋税征收仍需斟酌,切不可过重,以免伤了百姓元气呀。”
我点头称是,说道:“尚书大人所言极是,这赋税关乎民生,自当谨慎对待,我等还需细细盘算,既能满足朝廷用度,又不使百姓困苦才好。”
而那兵部的官员,则常来与我商讨边防军备之事,说道:“丞相,北方边境时有蛮夷侵扰,我军虽说能抵御,可这军备物资不可短缺,还望丞相能在圣上面前多美言几句,多拨些钱粮呐。”
我亦是应承下来,想着这边防安稳,乃是国之大事,定要妥善处理。
在府中,我也算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儿,家中下人众多,皆对我毕恭毕敬。夫人常劝我,说道:“老爷,您如今这官位虽高,可伴君如伴虎呐,行事还得低调些,莫要得罪了人,招来祸患呀。”
我却笑道:“夫人多虑了,我为圣上尽心尽力,处理政务,哪会有什么祸患,只要我一心为公,圣上定会明白我的苦心的。”
可这官场之中,又哪有那么简单呢。随着我权力渐大,朝中渐渐有了些不同的声音,有人嫉妒我的地位,在背后说我专权,说我行事独断,那些风言风语,起初我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旁人的酸话,可慢慢地,却也让我心里有了疙瘩。
有一回,我在朝堂上提出了一项关于整顿吏治的新举措,本想着能让这官场风气清正些,可却遭到了几位大臣的反对。
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胡丞相,您这举措虽看似好意,可实施起来,怕是会扰乱了现有的官场秩序,还望丞相再斟酌斟酌呀。”
我一听,心中不悦,说道:“大人这是何意?如今这吏治确有弊端,若不整顿,如何能让朝廷更好地治理天下?我这也是为了大明着想,大人莫要因循守旧才是。”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紧张起来,最后还是圣上出面,说了几句和稀泥的话,才把这事儿暂且压了下去,可我与那几位大臣之间,却也结下了些嫌隙。
而在宫外,我也结识了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有那富商巨贾,想着能靠我这丞相的关系,在生意上谋些便利;也有那江湖人士,说是能为我打探些消息,以备不时之需。我起初本不想与他们过多纠缠,可经不住他们的阿谀奉承,又想着多些人脉总归没坏处,便也与他们有了些往来。
其中有个叫王二的商人,为人颇为精明,时常给我送些奇珍异宝,说是一点心意。
有次,他来府中拜访,笑着对我说道:“丞相大人,小人近日得了一件稀罕玩意儿,是海外来的珊瑚,那色泽、那模样,可真是世间少有,特来献给大人,也好让大人的府上添些光彩呀。”
我看着那珊瑚,确实精美,心中虽有些犹豫,可还是收下了,说道:“王二啊,你这心意我领了,不过往后莫要再这般破费了,我身为丞相,可不能随意收受财物呀。”
王二赶忙说道:“大人说笑了,小人这是敬重大人,些许小物件,哪算得了什么呀,只要大人日后能多多关照小人的生意,便是小人的福气了。”
我听了,只是笑笑,并未再多说什么,可心里却明白,这事儿若是传出去,怕是会落人口实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