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看着起义军日益壮大,心中也涌起一股热血,想着自己虽已年迈,但也能为大家出份力,便也加入了起义军,负责为队伍传递消息,凭借着他对周边山林地形的熟悉,总能巧妙地避开官府的眼线,将重要的情报送达。
在官府那边,沙县知县得知衙役被打跑,又惊又怒,赶忙将此事上报给了上级官员。福建布政使听闻后,大为震惊,他深知此事若不尽快平息,一旦蔓延开来,自己的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于是,他调集了周边几个县的兵力,共计数千人,浩浩荡荡地朝着邓茂七起义军所在的地方进发,欲一举将其剿灭。
邓茂七得到消息后,召集众人商议对策。有人提议据守村子,利用地形优势抵抗;也有人说可以分散突围,保存实力。
邓茂七沉思片刻后,说道:“咱们如今虽说人多,但大多是未经训练的百姓,若据守村子,一旦被包围,便是死路一条。依我看,咱们不如主动出击,在他们行军的途中设下埋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众人听了,皆觉得有理,当下便按照邓茂七的部署,在一处山谷两侧的山林中埋伏起来,只等官兵到来。
那官府的军队一路行军,趾高气昂,根本没把这些起义军放在眼里,觉得不过是些乌合之众,一触即溃。当他们进入山谷时,邓茂七一声令下,起义军从山林中杀出,一时间,箭如雨下,石块纷纷滚落,官兵们顿时乱了阵脚,被打得晕头转向。
林福也在其中,他虽年纪大了,但箭术不减当年,一箭一个,专射那些骑马的将领,只见官兵的队伍中不断有人落马,惨叫连连。
这场伏击战,起义军大获全胜,缴获了不少武器和粮草,士气大振。而官府的军队则损失惨重,狼狈退回县城,那布政使听闻战败的消息,气得直跺脚,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再次向朝廷求援。
朝廷得知福建发生了如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亦是十分重视,正统皇帝朱祁镇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执一词。
有的大臣主张严厉镇压,认为这些起义军公然对抗朝廷,若不加以严惩,日后必成大患。
兵部尚书却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如今北方边境局势也不太平,若抽调过多兵力去镇压福建的起义军,恐边境防守空虚,外族趁机侵扰,还望陛下三思啊。”
朱祁镇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道:“朕以为,这福建的叛乱不可小觑,当速派得力将领,率领精兵前去镇压,务必尽快平息此事,边境之事,也需妥善安排,不可顾此失彼。”
当下,便任命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数万大军,赶赴福建平叛。
邓茂七得知朝廷派了大军前来,却没有丝毫畏惧,他对起义军的将士们说道:“兄弟们,朝廷派兵来了,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吓倒我们,可我们是为了正义而战,为了咱们穷苦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而战,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众人高呼响应,那声音响彻云霄,彰显着他们的决心与勇气。
在这期间,起义军所到之处,开仓放粮,救济穷苦百姓,深受百姓们的爱戴与支持。不少年轻人纷纷加入起义军,使得队伍越发壮大,势力范围也逐渐扩展到了福建的多个州县。
林福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场起义已经不再只是为了拒交冬牲那么简单,而是承载着无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平世道的渴望。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跟随邓茂七,将这场抗争进行到底。
随着战事的发展,起义军与朝廷军之间的战斗愈发激烈,双方互有胜负。朝廷军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起义军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以及百姓的支持,也让朝廷军吃了不少苦头。
然而,朝廷毕竟有着庞大的资源和兵力优势,在持续的围剿下,起义军也开始面临诸多困难,物资逐渐匮乏,伤亡也日益增多。
邓茂七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兄弟,心中悲痛不已,但他依旧咬牙坚持,鼓舞着大家的士气,寻找着扭转战局的机会。
在同一时期的世界其他国家,亦是各有各的风云变幻。
在欧洲,英格兰正处于兰开斯特王朝时期,国内局势相对稳定,不过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封建领主们依然掌握着大量土地和权力,农民们大多处于被剥削的地位,生活困苦。但与明朝此时邓茂七起义所反映出的农民因不堪忍受沉重租税和压迫而奋起反抗不同,英格兰的农民更多是在宗教的影响下,期望通过教会等途径来改善自身处境,社会矛盾的爆发形式相对较为缓和,尚未出现如明朝这般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法兰西王国处在瓦卢瓦王朝统治下,国王查理七世在位,正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贵族的势力。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时常遭到贵族们的抵制,国内也不时爆发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同时,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虽已结束,但战争留下的创伤依旧影响着经济发展,大片土地荒芜,百姓生活艰难。相较于明朝福建地区因内部阶级矛盾引发的邓茂七起义,法兰西更多的是在权力结构调整和对外战争后遗症的双重影响下,面临着社会的不稳定,二者的矛盾根源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