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八年,大明天下看似一片祥和,然实则暗流涌动,尤其是北方边境,那广袤的疆土之上,时常有风云变幻之势。京城之中,百姓们照旧过着自己的日子,街头巷尾,贩夫走卒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茶馆里坐满了谈天说地之人,或议论着哪家铺子的绸缎花色新颖,或谈论着朝中大臣们又有了什么新举措。可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朝廷里不少人都在为北方边备之事忧心忡忡,毕竟那关外的鞑靼等部落,犹如卧虎,时不时便有侵扰之举,让边境不得安宁。
据《明孝宗实录》记载:“弘治八年,以虏情叵测,命整饬边备,各边守臣严督官军,用心哨了,遇有警急,相机战守。”简简单单的这几行字,却道出了当时朝廷对北方局势的重视以及应对之紧迫。边备之事,关乎着大明北方百姓的身家性命,关乎着国土的安稳,一丝一毫都不可懈怠,这也预示着一场围绕着整饬边备的风云故事,即将在这历史的舞台上徐徐展开。
在宣府城中,住着一位名叫陈宇轩的年轻千户,年方二十有五,生得身姿挺拔,面容刚毅中透着几分英气,一袭甲胄穿在身,更显威武不凡。他自幼便对那行伍之事充满向往,听着先辈们讲述战场上的英勇故事长大,后来凭借着自身的武艺与那股子机灵劲儿,在军中屡立战功,年纪轻轻便当上了千户。陈宇轩为人豪爽仗义,对麾下的士兵极为爱护,在军中颇受敬重,可有时候也透着一股年轻人的执拗劲儿,认定了的事儿,便会想尽办法去做到底。
这日清晨,阳光洒在宣府那高大的城墙上,城墙上的军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陈宇轩如往常一般,早早起身,穿戴好甲胄,便去校场与麾下的士兵们一同操练。校场上,喊杀声震天,士兵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正在练习着各种兵器招式与排兵布阵之法。陈宇轩看着这些同生共死的兄弟,心中满是欣慰,他深知,只有平日里刻苦训练,战时才能保住性命,守住这宣府城,守护好身后的百姓。
操练完毕,陈宇轩回到营帐,正擦拭着自己的佩刀,一位相熟的百户走了进来,神色略显凝重地对他说道:“陈千户,你可听闻了上头的新命令呀?”陈宇轩抬头,笑着问道:“哦?是何事这般严肃,快说来听听。”那百户环顾了一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我听上头的参将大人说,朝廷下了旨意,要整饬边备了,说是那北方的鞑靼近来越发不安分,怕有大动作,咱们这儿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啊。”陈宇轩一听,眉头微微皱起,说道:“这倒是意料之中的事儿,那鞑靼素来觊觎我大明的疆土和财物,之前就时不时来侵扰一番,如今朝廷重视起来,咱们可得好好准备,绝不能让他们得逞。”那百户点点头,说道:“是啊,只是这整饬边备,怕是又有得忙了,也不知会有哪些具体的安排呀。”
没过几日,宣府的各级将领便都接到了详细的命令。要修缮城墙,加固城门,还要增加烽火台的数量,同时加强对士兵的训练,囤积更多的粮草与兵器。陈宇轩领了命,便立刻着手安排起来。他带着士兵们先是去查看城墙的情况,只见那城墙上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裂缝,砖石也有不少松动的,陈宇轩皱着眉头说道:“这城墙许久未好好修缮了,若是鞑靼来袭,怕是难以抵挡,兄弟们,咱们可得加把劲儿,尽快把这城墙修好。”士兵们齐声应道:“是,陈千户!”
于是,众人便开始搬石运土,修补城墙。陈宇轩也没闲着,亲自上阵,和士兵们一起劳作。这日,正干得起劲,一位老兵在一旁打趣道:“陈千户,您这堂堂千户,还和咱们一起干这粗活,不嫌累呀,您在一旁指挥指挥就行咯。”陈宇轩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回道:“老李啊,这整饬边备可是关乎咱们大家的事儿,我哪能光在一旁看着,再说了,我这身子骨可硬朗着呢,干这点活算不得啥。”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一时间,这劳作的氛围倒是轻松了不少。
在修缮城墙的同时,陈宇轩还要操心士兵们的训练之事。他每日都会抽出时间去校场,亲自指导士兵们的武艺与阵法。可这训练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有几个年轻的新兵,平日里懒散惯了,训练时总是偷懒,陈宇轩看在眼里,气在心头。
一日,他把那几个新兵叫到跟前,板着脸说道:“你们几个,这是来军中混日子的不成?如今边备整饬,正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时候,你们这般偷懒,若是上了战场,那可是要丢了性命的,还会连累身边的兄弟。”那几个新兵低着头,不敢吭声。其中一个胆子稍大些的嘟囔道:“陈千户,这训练太苦了呀,我们实在是吃不消。”陈宇轩冷哼一声,说道:“苦?你们可知那鞑靼的骑兵有多凶悍,若是咱们不刻苦训练,等他们打过来,咱们只有挨打的份儿。今日起,你们几个给我加倍训练,若再敢偷懒,军法处置!”那几个新兵一听,吓得脸色煞白,赶忙应道:“是,陈千户,我们再也不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