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二十三年,大明的天空仿佛都笼罩着一层别样的阴霾,整个京城沉浸在一种肃穆又略带紧张的氛围之中。大街小巷,百姓们虽依旧如往常般忙碌着生计,可那低声的交谈里,也时不时透露出对宫廷局势的好奇与担忧。毕竟,皇帝的龙体欠安,这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命运走向,犹如巨石投湖,在朝野上下激起了层层涟漪。
据《明史·宪宗本纪》记载:“二十三年八月,宪宗崩。皇太子佑樘即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弘治元年。”这简短的文字,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交替,宣告着旧主离去,新君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启属于他的篇章,也由此拉开了那段充满变数与期待的过渡时期的大幕。
在这风云变幻的京城之中,有一位名叫陈怀瑾的礼部侍郎,年逾不惑,面容透着一股历经世事的沉稳与儒雅,一袭绯色官袍,彰显着他在朝堂之上的地位。他自幼熟读经史,踏入仕途后,一直秉持着尽忠职守、匡扶社稷的信念,在礼部兢兢业业多年,见证了诸多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此次宪宗驾崩、孝宗继位的过渡,礼部肩负着诸多繁杂且至关重要的职责,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那是一个阴沉的清晨,陈怀瑾如往常一般早早起身,正准备前往礼部衙门,却听闻宫中来人传讯,说宪宗皇帝已然驾崩。他先是一愣,随后心中涌起一阵悲痛与怅惘,尽管早已知晓皇帝龙体不佳,可真到了这一刻,还是觉得无比沉重。他匆忙整了整衣冠,往宫中赶去。
一路上,只见宫中的侍从们都行色匆匆,神色凝重,往日的喧嚣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哀伤所淹没。陈怀瑾来到大殿前,只见诸位大臣也都陆续赶来,众人皆跪地默哀,不少人眼中含泪,或真心或假意,总归是这等场合下应有的哀伤姿态。
待众人起身后,司礼监的太监尖着嗓子说道:“诸位大人,如今大行皇帝已去,当务之急乃是迎皇太子即位,礼部需速速筹备登基大典等诸多事宜,切不可有误。”陈怀瑾赶忙上前,恭敬地应道:“公公放心,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依礼而行,确保诸事顺遂。”
回到礼部衙门后,陈怀瑾立刻召集了礼部的一众属官,开始商讨登基大典的筹备事项。一位年轻的主事忧心忡忡地说道:“大人,这时间紧迫,且登基大典关乎国体,需处处合礼合规,稍有差池,便是大罪呀,可这诸多细节,一时之间怕难以周全。”陈怀瑾皱着眉头,却语气沉稳地说:“事急从权,然礼制不可废,咱们先将以往的登基典礼仪轨找来,对照着梳理,再根据当下的情况进行调整,各司其职,务必做到尽善尽美。”
众人便分头行动起来,有的去查找典籍资料,有的去安排大典所需的仪仗、服饰等物件。陈怀瑾则亲自负责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毕竟这登基大典可不是礼部一家之事,需内务府提供各类珍宝器物,太常寺安排礼乐演奏,工部负责搭建仪式所需的场地布置等等,方方面面都得顾及到。
可这协调起来却并非易事,内务府那边说是有些珍稀的绸缎不够了,需从外地加急调运,可时间上怕是赶不及;太常寺那边又有人称乐师们近日偶感风寒,练习进度受阻,怕到时演奏会出岔子;工部那边则抱怨人手不够,搭建场地的进度缓慢。陈怀瑾听着这些消息,心中烦闷不已,却又只能耐着性子一一去解决。
他找到内务府的官员,说道:“大人,这登基大典乃重中之重,绸缎之事还望您多费心,能否从京城的商铺中先寻些相似的替代,待外地的运来后再行更换,切不可因这等事误了大事呀。”那内务府官员却无奈地说:“陈侍郎,不是我不想帮忙,只是这登基大典所用之物皆有规制,哪能随意替代,万一不符合礼制,怪罪下来,咱可担不起呀。”陈怀瑾好言相劝了许久,那官员才勉强答应去试试。
又去太常寺督促乐师们加紧练习,陈怀瑾对乐师们说道:“诸位师傅,大行皇帝驾崩,新君即将即位,这大典之上的礼乐关乎着我大明的威严与气象,还望各位克服困难,务必让演奏万无一失啊。”乐师们看着陈怀瑾一脸恳切的模样,也都纷纷点头,表示定会尽力而为。
而在这筹备的过程中,宫廷内外也暗流涌动。一些原本依附于宪宗朝宠臣的势力,开始担心自己在新朝的地位不保,便暗中谋划着,试图在这过渡时期为自己谋取些好处,或是探听新君的喜好,以便能继续得宠。
有一位名叫王显的小吏,平日里靠着巴结宪宗朝的一位宦官,得了些油水。如今见势不妙,便想着去接近皇太子身边的人,好为自己日后铺路。他四处打听,得知皇太子身边有位叫李公公的太监颇受信任,于是便备了厚礼,想要去贿赂一番。
这日,王显趁着夜色,偷偷来到李公公的住处,满脸堆笑地说:“李公公,小的久仰您的大名,听闻您在皇太子身边伺候,那日后必定是前途无量啊,小的这儿有点小小心意,还望公公笑纳,往后若是有什么用得着小的地方,尽管吩咐便是。”那李公公却是个精明之人,他看了看王显,冷笑道:“你这是打的什么主意,如今大行皇帝刚驾崩,新君尚未即位,你便这般上蹿下跳,莫不是想坏了规矩?还不快把东西拿走,若是让旁人知道了,有你好看的。”王显讨了个没趣,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